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 国家博物馆举办香港回归20年成就展

来源:四川政协报 2017-07-01 01:29   https://www.yybnet.net/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同心创前路 掌握新机遇”成就展,展览于6月26日开幕,将持续到7月16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助理主任黄敏表示,“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是特区政府庆祝20周年的主题,也是香港与内地携手共创未来的美好期盼,表示香港与祖国“同心”,和祖国“在一起”。

本次展览共分为“一国两制”“香港近况一览”“一起紧握机遇”等10个展区,共展出40余件(套)展品、40多段视频及230多张照片,现场还有模型、多媒体制作和互动装置,图文并茂,全方位向观众介绍香港回归20年来多姿多彩的城市面貌、最新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

从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办事处入口牌匾、“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邮票小型张的展品展出,到《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将落成的大型跨境基建的具体介绍,体现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印证了香港与内地合作、共达双赢的成果。

还有“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下,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支持香港参与国家双向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为香港在创新科技、环保和绿色产业,以及城镇化建设等范畴带来新市场、新机遇,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当好“超级联系人”。

此外,“同心圆”“回到二十年前的自己”和“我是大明星”三个互动装置的设置,让观众现场参与活动,体现香港充满活力、生动活泼的都市气质。

维多利亚港天高海阔。站在太平山顶俯瞰,林立高楼勾勒壮丽天际,一如时光的画笔细细雕刻香港的容颜。

20年前的7月1日零时,香港会展中心。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和紫荆花红旗徐徐升起。穿越156年岁月沧桑的香港,在亿万华夏儿女饱含热泪的注视中,回到暌违已久的祖国怀抱。这一刻,也将无数中国人的个体记忆与民族历史融为一体。那首字字泣血的《七子之歌》,终于在百年怆痛终结之时渐渐微弱。

珠还南海。20年来,香港奏响的,始终是奋进奋发的主调。这样的旋律,与香江两岸飘扬的国旗、区旗一起,诉说着南海明珠闪亮的风采。山海之间的这片天地,明艳的紫荆花开得更加繁盛。

光耀香江。20年来,香港写下的,仍旧是缤纷绚丽的篇章。这样的诗行,由700多万香港同胞、13亿中国人民共同执笔。海风吹拂的这片热土,在传承中成长,在蜕变中新生。

1997到2017,香港回归20年,是“一国两制”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的20年。时间改变了香江两岸的历史进程,让香港这个饱经沧桑的游子,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整体叙事。

今天,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最大的境外融资平台,是内地对外投资的首要目的地,也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香港作为国家连结全球的“超级联系人”作用,将更为凸显。过去,香港曾是内地与世界经济沟通的中介;回归20年,香港与内地已经进入了合作发展的新时期。

今天,一个管治地方区域的全新模式已然成形,“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宪制安排,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从百余年殖民历史中转身,香港需要重新调校自己的坐标。这样的调整,或需心态辗转、时间磨合,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忘了必须秉持的根本原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年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香江之畔,潮起潮落;狮子山下,同舟而济。20年走过,风云竞逐的维港,明灭闪烁的灯火,脚步不停的人们,共同组成了香港生生不息的意象。愿南海明珠,精彩永不落幕;愿同舟之人,脚步始终坚定,共同书写香江不朽名句。

时间改变了香江两岸

——写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

香港回归20年

听听港人心里话

香港回归20年来,在“一国两制”制度安排下,香港与祖国同进步共繁荣。今日之香港,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就业稳定,往来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各界人士对此都深有感触。近日,记者走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讲述香港回归20年间的发展变化,记录他们心中的“香港印象”。

“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

“时间过得真快,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成立20年了。”香港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说,全面客观地评价,这20年基本法的落实是成功的,也相信未来20年、40年香港会发展得更好。

谭耀宗说,回归20年来,香港特区按照基本法行使行政管理权、立法权,以及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区居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保持,国际都会和金融中心地位十分稳固。

他指出,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香港在困难的时候,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期间,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香港在寻求发展机遇的时候,也有紧靠内地的先天优势,例如在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以及发展离岸人民币中心等方面。

可以说,以基本法为基础的“一国两制”,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也充分照顾香港的特殊情况和港人利益,并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基本法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不但现实可行,而且是对香港最好的制度安排。

谭耀宗说,落实“一国两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回归以来,内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大幅度提高,可以说,未来“一国两制”实践的客观条件会越来越好。

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香港应该坚定信心,坚持包容和协商的精神,全力确保“一国两制”的长期成功。

“香港发展离不开内地”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是香港回归后一个月到港定居的“新港人”,在中银大厦61楼的办公室里,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方舟至今还记得1998年春节时罗湖过关的经历。当时只有罗湖一个通关口岸,“那时候,没有两个小时不可能过关”。

回归20年来,深港两地的物流、客流持续大幅增长。深港两地通过跨境工程建设,自东向西构筑了沙头角、文锦渡、罗湖、皇岗、福田、深圳湾等陆路口岸,目前平均每天通关的客流达50多万人次,车辆4万多辆次。

方舟表示,与20年前相比,现在真是方便太多。“我现在几乎每周都要去深圳,几分钟就可以出关,非常方便。”

方舟亲身参与了深港协调、河套项目规划、两地通关安排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他表示,20年来中央致力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决心始终不变。

作为高度开放自由的城市经济体,香港经历了诸多考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却始终保持总体平稳增长,这与中央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2003年,受非典疫情冲击,香港市面萧条、门可罗雀。当年5月赴港游客同比下跌68%,仅旅游收入就减少123亿港元。这一影响很快就波及零售业和消费业,导致失业率达到香港回归以来新高,香港经济、民生笼罩在阴霾中。

就在这时,《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以及广东、北京和上海开放居民以个人身份赴香港旅游,如同雪中送炭,一举扭转了香港的不景气状况。

内地已成为香港最重要的旅客来源地之一。

随着赴港个人游人数逐年增加,在香港也衍生出一些社会摩擦及讨论,包括抢购奶粉、水货客、推高物价及文化冲突等。对此,中央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关心。2015年,中央政府就根据特区政府的请求,对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

2008年香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中央及时出台14条措施帮香港筑起“防波堤”;2011年中央又出台36条政策支持香港发展……

“香港发展离不开内地。在香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央都给予香港及时支持,协助香港顺利渡过难关,迎来更大发展良机。”方舟如此感慨。

“机遇正变得越来越多”

每周日上午,“钟表大王”李秀恒总会带着家人来到铜锣湾一间茶楼,点上三明治、虾饺,以及他最爱的北菇鸡煲仔饭,配上陈年普洱,享受几十年如一日的早茶时光。

李秀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父母移民来香港,80年代开始创业,他从打工起家,一路发展成为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

李秀恒说,回归前,身边一些朋友移民去了欧洲、加拿大,担心回归之后香港繁荣不再,港人生活方式会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用脚投票”,选择“回流”到香港。

在基本法保障下,香港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港人公众假期中依然有复活节、佛诞日和圣诞假期;每周三晚或周日下午,人们依然成群结队涌入跑马地或沙田马场;午夜时分,中环兰桂坊依然熙熙攘攘,迎接各种肤色的朋友……

上世纪80年代,李秀恒将工厂迁至深圳,今天已发展成为营业额逾10亿港元的金宝国际集团。20多年来,李秀恒的公司和深圳特区乃至整个内地经济一起发展壮大。

作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的李秀恒,近来最关注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相关新闻。刚去广州、佛山、中山等地考察回来的他兴奋地说,“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对香港来说,机遇正变得越来越多,不变的是‘一国\’和‘两制\’的优势。”李秀恒说。

“四川造”主旋律电视剧央视热播

“这个夏天,一定会追《我的1997》!”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由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出品的电视剧《我的1997》于6月22日20点05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作为首部播出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大剧,《我的1997》讲述了内地与香港横跨20年的岁月变迁与主要角色的情感转折。该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之后,还将在广东等省级卫视陆续播出。据了解,电视剧《我的1997》是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彝海结盟》之后又一部“四川造”主旋律电视剧,也是继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成功之后,由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和中央电视台再次联合出品的精品力作。

小人物的爱恨情仇

展现历史变迁

电视剧《我的1997》描述了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内地与香港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用主角高建国和安慧、李欣欣等人年轻时的一段段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连接起了特殊的时代环境下,香港与内地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年轻人的奋斗历程。主角高建国原本是一个北京知青,因为和母亲一起遭遇海难,流落香港,从此开始在香港的打拼。无法得知他俩情况的父亲和弟弟则在内地苦苦守候。分散两地的一家人几经波折,最终在香港回归之际迎来团聚。

在剧中,涉及岳芳英与高建国母子由内地来到香港创业中的商海周旋,描绘出一幅香港与内地新鲜血液相互融汇的商业图景。印小天饰演的主角高建国的经历则是充满励志色彩,在剧中上演了“逆袭”般的华丽变身,从两手空空的社会底层一步步成就了自己的商业传奇。当高建国与曾经的亲人、爱人、朋友们在分隔多年后再次相逢,个中恩怨情仇的动人纠葛令人不禁唏嘘。两代人最终以全新的身份和面貌,共同迎接了香港回归。

导演王伟民介绍说:“我们打造的是一部题材厚重,故事简单的电视剧,希望用这种形式将时代变化中的普通人的故事表现出来,通过在小人物的命运起伏中再现历史的变迁,别有一番味道。”

中青年实力演员

演绎两代人的曲折人生

剧中高建国等一代青年人,经历了“过山车”般起起伏伏的一生,最终,凭借不懈的奋斗走上自己人生的高峰。“老戏骨”巫刚、陈瑾、徐小明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加盟,以精湛的演技展现了剧中上一辈人曲折丰富的人生。

此次,巫刚与印小天继电视剧《于成龙》之后再度合作扮演“父子”。巫刚在《我的1997》中扮演男主角高建国的父亲高志远,因意外与妻儿失散,相隔多年,直到香港回归前夕,才得以与家人重聚。巫刚介绍说,自己的角色是一个老式传统的父亲,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价值观,面对生活的挫折,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而印小天也表示,父子两代人作为站在时代分岔路口上的两种人,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命运变迁,但在逆境中重新出发后的父子俩,都依然不轻易更改信念,在各自的坚守中迎来时代的转变,两个人的表现都很值得期待。

来自成都的青年演员高可儿,在剧中扮演香港富家女李欣欣,与印小天扮演的高建国经过热恋和多场风雨,最后成为一对恩爱夫妻。高可儿介绍说:“剧中,高建国就是在李欣欣的帮助下学习英语考入香港大学,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欣欣是改变高建国后半程人生的关键人物。”此外,香港青年演员伍麟凯、徐伟栋也在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王伟民表示,剧中来自内地和香港的青年演员均有各自独特魅力,让整个剧情故事显得更加精彩纷呈。王伟民表示,剧中在家庭关系、恋人关系、朋友关系、生意伙伴关系等系列人物关系中,凸显我们的家国情怀的主题。

剧情

阵容

外媒:“一国两制”运转好于预期

参考消息网6月28日报道外媒称,香港回归20年来发展蒸蒸日上,“一国两制”运转好于预期。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6月26日报道,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的人口进一步增长,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香港的经济一再发展,房地产、旅游和金融行业都蒸蒸日上。

报道称,香港旅游业自1997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内地大量赴港游客的推动下,2016年的入港游客人数约为5660万人次,而1997年是1040万人次。

报道称,金融仍是香港的主要行业。诞生于1969年的恒生指数是“香港的道琼斯指数”。

报道称,除人口增长以外,香港通过填海项目使现有土地得到增加。土地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的地理。自香港回归后,填海和再开发继续迅速发展,尤其在九龙西部和新界西北部,以及正在进行中的香港机场扩建。香港的天际线自1997年来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报道称,从“光秃秃的岩石”到现在,香港经历了巨变。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26日报道,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在人们看来,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承载着希望。

报道称,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最近对英国广播公司说,“一国两制”的实行一如既往,法治比1997年前更好。

报道称,政界人士叶刘淑仪说,曾经担任公务员的林郑月娥自身就是北京恪守承诺的一个例子。叶刘淑仪说:“如果没有回归,很多像我们这样的行政官员(比如林郑月娥)都无法升至高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港人治港\’已经实现。”她认为,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进一步发展。

报道称,香港商界巨头盛智文说:“《财富》杂志曾刊登一篇封面故事,标题是‘香港之死\’。我说,你们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当然我是对的,因为‘一国两制\’成功了。”他还说:“在未来20年,甚至在明年,改变会发生。我们会有港珠澳大桥;我们会有高铁。”

新闻推荐

梁宗岱的百色妹妹

梁佩瑗(前排左一)小时候与家人合影(资料图)晚年的梁佩瑗(资料图)梁宗岱有18个兄弟姐妹,长大成人12个,分散到全球各地,留在百色的只有大妹梁佩弦、四妹梁佩瑗。近日,记者采访了她们各自的女儿。...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 国家博物馆举办香港回归20年成就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