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一篇论文奖1350万元? 质疑 作者回应50万元是团队奖金,其余为科研经费

来源:南宁晚报 2017-07-06 06:05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农业大学对陈学伟和李伟滔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奖励

6月30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陈学伟团队因为一篇发表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的论文,被重奖1350万元。7月1日,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推送了文章《一篇Cell论文重奖1350万,你怎么看?》,引发网友热议。

3日,论文作者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教授,于个人博客发文回顾了陈学伟团队获奖一事的来龙去脉,对1350万元的组成进行了解释,并表示,网上一些说法是误导性的“标题党”所致,这1350万元中,只有50万元是奖励给团队的奖金。

微信开炮 一篇论文何以奖这么多

6月30日,川农大重奖鼓励科研创新:因水稻所陈学伟研究团队发现了对稻瘟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天然变异位点,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全新路径,其论文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学校对其进行了表彰,发出共计1350万元的奖励和支持经费,并特聘李伟滔副研究员为教授二级岗。

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的“癌症”,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30%~50%。川农大教授陈学伟带领的研究团队与国内外专家合作,经过七年多的探索研究,终于发现水稻天然变异位点,这将有望提高水稻自身免疫力,解决抗病基因耐药性的国际难题,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新路径。

重奖消息传出后,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推送了名为《一篇Cell论文重奖1350万,你怎么看?》的文章,文章中称,科学家需要奖励,科学家也需要荣誉,然而因为发表了一篇高分期刊的论文而获得成百上千万元的重奖,这种评价导向可能不利于科研本身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甚至由此滋生为拿奖金而发论文、为写论文而做研究的倾向,甚至不惜学术生命,干起造假、抄袭的买卖。“知识分子”主编饶毅说:“把发论文变成政绩工程,过分崇拜刊物,不看内容,迟早会出问题。”

随后,网络上掀起了“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讨论。大多数网友正面评价学校的奖励力度,但声音不一,有的说多了,有的说少了,也有的说不应该重奖论文,败坏学风。

作者回应 其实团队只得50万元

7月3日下午3时16分,论文作者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教授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题为《关于Cell论文学校奖助的那些事》一文。

李平写道:“标题有些误导,不认真看确实会认为给作者奖励了1350万元。作出负面评价的人,多半没有认真看奖励文件的内容,不加分析就开始评论。如果认真看了奖励文件,其实只有50万元是奖励给团队的奖金,其余1300万元中,50万元是一次性资助的科研经费,1250万元是分五年资助的科研经费。好在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还是认真看了奖励文件的”。

此外,李平也对该论文能登上《Cell》的原因做出了解释:一是发现的天然变异位点极其难得,且在提高抗病性的同时,对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应用价值大;二是在水稻等植物中清楚完整揭示了这种抗病调控新机制。论文审稿专家们评论说,这是一项罕见的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都具有很高影响力的杰出研究成果。李平称,最为高兴的是,能得到连续五年的持续经费资助,这样可以让陈学伟的科研团队更加专注于科研,开展一些更有意义且需较长周期的研究课题。

对话李平 如何看待科研人员的收入与明星出场费?

记者:网络上除了赞誉,也夹杂一些不好的声音,甚至质疑,对此您有何看法?

李平:从事科学研究也是一种职业,既不能推得太高也不能看得太低俗,好像我们就不食人间烟火一样;但是也不能说我们是为了钱去做科研。因为每一种职业都有每一种职业的特点,不管怎样要遵循自己职业的规律。像我们科研,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也有可能一生碌碌无为。科研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艰辛,守得住清贫,还要接受得了可能一生无为的凄楚。

记者:网上有网友拿科研人员的收入和明星的出场费相比,您作何感想?

李平:可以理解类似的言论。虽然你看到娱乐明星光鲜的表面,但在他们那个行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一线明星,大家都是通过努力去获得自己的成果。从全社会来看,任何职业间都没有可比性,应该尊重每一个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的成果。

■网友声音

推理小生:凭什么一个戏子,千万年薪,难道做学问的就不能拿千万奖金,谁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

星女:有多少本事挣多少钱。

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科研费用叫奖励吗,你直接说奖励五十万不就行了。

千千红鹤:当然值!科研经费!对得起工作者的努力和辛苦。

安逸老顽童:一篇cell绝对值5000万,而且你出五千万也不会有人帮你发,当然科学无价。

夏虫:一篇论文可以值1350万?只能说该科研成果很重要吧。

厄榴莲:对于科研人员的奖励应该越多越好。

综合《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

新闻推荐

第33届“青春诗会”15人入选四川青年诗人马嘶榜上有名

第33届“青春诗会”15人入选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张杰)7月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诗刊》社获悉,经过半年多的征稿、评选,《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经三轮投票选出最终15位青年诗人名单,马...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篇论文奖1350万元? 质疑 作者回应50万元是团队奖金,其余为科研经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