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社厅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记者从现场获悉,到2020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将从2016年的680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从16%提高到25%。到2025年,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如何实现1000万目标,破解高技能人才紧缺,打造一支适应四川省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省人社厅相关人士对《意见》四大创新举措作了解读。
支持企业人才院校兼职
入读职业院校实行弹性学制
四川省将加快发展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进一步壮大职业院校规模;明确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等级可达到技师、高级技师,对办学质量高的,各地财政以安排项目方式给予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职业院校全日制学生顶岗实习给予一定补贴,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针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实际,支持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取得合法报酬。
为解决企业工人提升技能水平产生的“工学矛盾”,四川省首次提出建设服务于技能人才的网络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提升职业培训的便利性,同时明确对采取非脱产方式入读职业院校的企业职工实行弹性学制。针对现行补贴标准差异化小、对职业培训引导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要求市(州)提高产业发展急需紧缺职业的培训补贴标准,推动技能人才向重点产业和企业聚集。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建首席技师制度
针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引进难,支持国有企业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拓宽成长途径;明确符合机关、事业单位职(岗)位招考(聘)条件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可比照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参加招考(聘),畅通高技能人才向机关事业单位流动渠道。
为避免高技能人才因学历受限,初次确定薪资待遇标准和职称认定标准偏低,将探索建立职业资格与相应学历比照认定制度,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比照全日制大专、本科学历享受相应政策。同时引导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和首席技师、特聘技师等技能带头人制度,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岗位津贴和职务津贴,并支持同单位技能人才比照专技人才享受相关福利待遇,着力提升技能人才薪酬待遇。
比照国家“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将原三年一次的“四川省技术能手及培育突出贡献奖”调整为两年一次,并将“培育突出贡献奖”调整为“四川技能大师”表彰项目。对获得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各项目第一名的职工选手,将直接授予“四川省技术能手”称号,拓宽表彰途径,促进更多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本报记者向晓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一可)记者昨天从中国篮协获悉,8月2日至4日中国男篮将在四川省体育馆打响2017年国际男篮锦标赛,参加本次比赛的国家队是由李楠率领的中国男篮红队,他们的对手分别是新西兰队、立陶宛队和...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