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一剧之本 一家之言——略谈电视剧的戏剧性设置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7-07-13 09:06   https://www.yybnet.net/

□徐捷

电视剧在当代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具有最广泛影响力的大众艺术门类。在电视剧这个词语中,“电视”是修饰语,核心是“剧”也就是戏剧。所以电视剧和一般意义的戏剧一样,有着诸多共通、普适的原则遵循。戏剧性叙事不同于一般叙事。戏剧中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们的心?抛开制作环节不谈,单纯关照一部优秀的影视文学剧本,又有哪些戏剧性叙事的元素,让它从诸多其他普通作品中得以脱颖而出,并在成片后被观众关注和记住,被茶余饭后反复提及?本文试图作粗浅探讨。

一、戏剧性的基础在于戏剧人物的塑造

毫无疑问,无论是舞台上、屏幕里、银幕中、网络上,只要是“戏”,观众关注的焦点就是戏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观众总是从不同人物的命运波澜当中,去感受喜怒哀乐,体验情绪起伏。还有观众会将剧中人当成一面镜子,反照镜外的自己,来探索生活的真谛。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认为:“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模仿,不是只当做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做媒介,当着观众的面扮演出来,所以他是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1)旧时代的戏班子里,通常说法是“戏就是捧角儿”,也说明一切形态的戏剧,其全部思想理念和艺术价值,最终都必须通过观众眼前的演员和他所塑造的鲜活人物形象来承载。

既然是“用活人作媒介”,一部电视剧能否成功,能否被广大观众记住,核心自然便是能否塑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出“活人”来。戏剧人物塑造的关键是塑造好主人公,也就是承载戏剧功能最多、受到观众牵挂最多的那个人物。对主人公的塑造有几个基本技巧,包括:第一,让主人公始终处于困境之中,并且必须自己设法去解决困境;第二,让主人公的特质能够足够引起观众的同情;第三,让主人公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并付诸行动;第四,给主人公找出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得以实现开始到剧终、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这四个不同侧重的戏剧性设置,给主人公提供了足够的戏剧空间。

一部电视剧叙事体量庞大、线索繁杂,要想成功地保证每一集都有精彩的内容、每一个单元的戏剧情节都饱满和引人入胜,还必须依靠大量鲜活的次要角色,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两个主角。红花也需绿叶配,否则主人公独木难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电视剧都需要塑造人物群像。次要人物的戏剧功能,主要来源于和主要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关系及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戏剧冲突。德国哲学家卡希尔在《人论》中论述:“伟大的画家向我们展示外部事物的形式;伟大的戏剧家则向我们展现人们的内心。”戏剧中人物关系的塑造,只能源于人物与人物间的性格冲突、立场冲突、行为冲突,进而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冲突。只有在矛盾冲突中建立人物及人物关系,才具有最广阔的戏剧空间。

二、戏剧性设置存在几种常见误区

一旦戏剧性人物设置成立,就可以在其基础上创造戏剧性的结构。这种结构从操作来讲,是重视情节的因果关系,并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几个层次逐步铺开;在每一个局部的情节段落内容部应如此,在段落与段落之间也应如此;戏剧性的结构,就要求编剧以矛盾冲突为诱发点,“步步相逼”推进情节发展。只有通过情节跌宕的安排牵动观众心灵,才能在高潮阶段直抵人心,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达到情绪体验的顶点。

对于电视剧“戏剧性”的理解,在笔者工作接触到的众多剧本中,存在两种明显的误区:第一种,是过分强调电视剧的宣教属性或者小众审美,导致戏剧性缺乏;另一种,则是片面理解、过度追求所谓的“戏剧性”,以至于过犹不及,丧失了电视剧应有的价值引领和基本的审美导向。在商业剧大行其道的当下,“戏剧性缺乏”的误区相对少见。比如笔者近期在某次剧本评审中,看到的一部讴歌某位英雄模范的剧本,虽然题材立意高,但剧情拖沓冗长,流于对原型人物流水账式的记录,既缺乏悬念设计也没有叙事节奏感。不但如此,该作者还不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人物关系的设计。这样一来剧本变得毫无可看性,即使传达的理念再正确、精神再崇高,也不可能赢得任何观众的关注,只会沦为自说自话、徒劳无功。这就是典型的戏剧性缺乏。

而更普遍的情况,则是戏剧性过度。其中最主要的一类认识误区,是以偏概全,认为戏剧性就是“戏剧冲突”,更进而简化为就是“冲突”。于是编剧的创作逻辑变得很简单,认为只要为剧中人写出各种形式上的外部冲突,就达到足够的戏剧性,就“好看”了。于是情节看点简化成了各种“打、闹、骂”,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戏剧冲突无疑是戏剧性重要的方面,但是一旦孤立强调冲突,就忽略了戏剧冲突与人物,与戏剧情境、戏剧悬念等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化学反应,放弃让剧本变得丰富多彩的更多手段。

另一种情况是,编剧明白冲突来源于人物关系,但不在乎编织是否得当、是否符合生活常识,只顾人为的给剧中人制造纠葛、引发冲突,以为人物的关系越复杂、越离奇,人物的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就越好看。这么做的结果,会牺牲一部剧的基本审美导向,走向“雷剧神剧”。这种“好看”往往适得其反,让观众非常反感。

在笔者经常接触到的战争题材剧本中,看到过许多不成熟的剧本,甚至是一些熟练编剧创作的商业化的剧本,都试图把所有的冲突,粗暴简单地建立在强情节的对抗当中,建立在赤裸裸的刀刃相见上,于是便有了一场接一场的打斗、一场接一场的厮杀,但在硝烟弥漫之下,却看不见真正的人物,看不见灵魂充满张力的角色。近年来,备受诟病的许多抗日雷剧、神剧,恰恰就是忽略甚至刻意放弃了对鲜活人物的塑造,反而追求一种扭曲刺激的“情节烈度”,于是诸如手雷炸飞机、裤裆藏雷、包子雷等等离奇段子层出不穷,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而获得金鹰奖的抗战正剧《壮士出川》,编剧塑造了以连长张抗为代表的鲜活人物群像,从人物关系出发来构架一个个小故事,则给出了另一种有价值的示范。

还有一种是片面理解,过分强调悬念,认为戏剧就是不断地制造悬念。于是编剧反复刻意“藏私”,利用信息不对称,瞒住观众本应该知道的细节。“悬念”本身是故事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观众什么都不知道,而愿意明确究竟;第二种,观众知道一点儿,愿意知道更多或更详尽的细节;第三种,观众知道很多,但用欣赏或恐惧的态度期待事态的发展”(2)。这三种设置悬念的思路,在电视剧中很常见。但悬念的技巧不可误用滥用,一旦超过正常限度,就变成故弄玄虚。而观众最后得知真相“不过尔尔”,立刻会有上当受骗之感。能不能继续看下去不说,口碑一定会一落千丈。

第四种错误观念,认为戏剧性就是“偶然”,因为偶然带来意外,意外给情节发展制造出乎预料的转折点,于是剧中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偶然,甚至大多数关键情节的推动,一旦编剧无法顺利找到内在的戏剧推动力,就投机取巧依靠“偶然事件”触发。戏剧虽然高于生活还必须源于生活,必须遵循基本的生活逻辑和生活常理,过于偶然则过于传奇,变得不可置信。故事人物大多数主动选择、情节的大多数起承转合,只能依靠真实合理的人物行为动机去触发,建立在意义的因果链条之上来延递,才能够构建起真实可信的叙事情境。所以有一个小技巧,偶然性使用最好放在剧本的前三分之一,因为在故事开头,观众对主人公完整的人物形象还在建立之中,有足够空间去接受和理解人物各种离奇的境遇,而一旦进入故事后半程,必须依靠主人公自己的全力以赴来解决他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否则每每通过某些偶然事件、以天降神兵等方式解决戏剧矛盾,整个故事将立即变得索然无味。

观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戏剧性叙事”?真正戏剧性设置,需要激起观众的观赏兴趣,给予观众审美惊奇。戏剧性关注的核心在戏剧人物的塑造,而情境、动作、冲突、悬念、场面、节奏等等,都是具体手段。这些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恰恰是它们相辅相成的化学反应,共同构筑起一部优秀的、充满戏剧性的电视剧本的基石。 

注:(1)朱光潜:《谈美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2)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徐捷,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电视剧《壮士出川》制片人。四川大学文学硕士。】

新闻推荐

四川将建污水和垃圾处理PPP项目库 市州以项目包作为财政补贴参考

本报讯记者12日从省住建厅获悉,四川省将建立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PPP项目库,并对所有入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四川省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19年底四川省将建设395...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剧之本 一家之言——略谈电视剧的戏剧性设置)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