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凌俊)今年来,市工商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全力推进民营经济扩大总量、壮大规模、提升质量,以主体数量的大发展和发展质量的大提升,实现改革红利的凸显,取得显著成效。1-6月新发展私营企业1125户,同比增长25.6%;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711户,同比增长16.9%,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75户,同比增长120.6%。
落实便利化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大畅通。认真落实“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三证整合”“简易注销”等工商登记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便利;企业可通过省工商局网上办事大厅的企业名称申请实现自主快速名称核准;全市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人可通过四川省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设立环节全程电子化;推进审批“两减一提”,即:减审批环节、减审批时限、提办事效率,将工商登记制度由原来的“一审一核”调整为“一人核审制”,办结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行政效率提高75%。
开辟发展途径,促进民营经济大增量。在全市开展“无照经营百日整治行动”,按照分类治理的要求,引导登记一批、疏导规范一批、查处取缔一批。确保达到两个100%,即无前置或已取得前置许可的持照率达到100%;应当取得前置或后置许可而未取得前置或后置许可的,抄告率达到100%。通过清理辖区内的无照经营,促进民营经济扩量。针对目前网店多而实际登记注册少的情况,要求各地注册机构和市局网监科室通力合作,与当地电信部门联手,查找无照经营的网店,限期办理登记手续,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
优化职能服务,促进发展效能大提高。扩大服务网络,在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商窗口;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帮扶小微企业解决突出问题,1-6月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1份,抵押登记金1.10亿元,办理股权质押25件,出质股权数额1.70亿元,被担保债权数额37.97亿元;开展“一村一品一企一标”***工程,建立农村工商服务帮扶点,全面发展“一村一企一品一标”;1-6月新增2件著名商标,8件商标通过2017年度省著名商标申报网上初审;大力培育农村产业主体支撑点,推动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增长发展,帮助农村建立符合本村发展特色和实际的产业组织;积极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引导金辉药业等4户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达标,确定30户民营企业为2017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促进对象。
新闻推荐
服务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高于7%。...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