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何处去?“十三五”规划说蓝图——
开版的话
乘《电商》新风 助三农腾飞
今天,让我们跟传统的坐商行商说拜拜,因为《电商》来了。
没有面对面,买卖可以有;没有现金流,交易也不愁——土特产搭上物联网,酒好不怕巷子深。
数码时代,传统商业翻天覆地,也带动着生产生活的变革。而当下的农村商贸物流如何跟上时代脚步,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何搭上互联网快车实现与世界同步?就让《电商》为你精彩呈现。
全新版面《电商》每周四与你见面。在这里,我们关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推进工作,挖掘农村电商与***深度融合的典型故事,推广好经验,寻找新思路;在这里,你将见到“农字号+互联网”的弄潮儿——《电商新农人》,逛逛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的《淘宝村》;有心同行的,还可以登录《1分钟小课堂》,学习最新的电子商务技能,掌握业界最新动态。
来吧,搭上《电商》快车,书写新农村新貌。
本报讯(记者 刘佳)未来几年,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总体思路如何?重点内容是那些?日前《四川省“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要求省内各区域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到2020年,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引领性和带动性的电子商务示范县、镇、村(基地),培育120家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力争农村电子商务年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
四川省将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标准和服务规范,构建覆盖全省各县、镇、村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包括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镇(乡)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村级服务驿站,建立各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标准和服务规范,各类企业主体,包括邮政企业、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等应积极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形成良好的运营态势,最终形成畅通的农产品上行通道。
将依托生态特色产业,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引导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品牌,建立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电子商务农业品牌大省转变。
将建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网上市场。建设四川省综合的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农产品行业最新的资讯、动态、行业展会、以及产品供求信息等,同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政府监管、质量安全追溯等服务。形成一批干品类、生鲜类、特色类垂直类或综合类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将构建生鲜冷链物流网络,支撑生鲜农产品上行。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省各县市村的互联互通的生鲜冷链物流网络,作为生鲜农产品上行的支撑。推动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本为主改建、新建冷链物流仓储设施,支持发展众包物流、智慧物流等新模式,提升物流配送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效率。
将培育上规模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培育上规模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集聚电子商务运营人才,协同开展农产品品牌设计、包装和营销,开拓休闲体验消费、旅游+农业等电子商务服务农村市场,支持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拓展网上订单、电话预约、冷链配送入户、电子结算等经营模式。
另外,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率超过80%,农产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90%。积极培育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企业30到40家,实现村村户户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成立多级村民电子商务协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电子商务物流多级通道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县域电子商务***全覆盖。
新闻推荐
四川省举行贫困地区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本报讯(记者伍力侯冲)7月19日,四川省贫困地区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充举行,来自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150余家企业、商协会代表参加。这是四川省首...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