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董瑞丰)中国科学院18日宣布,科研人员将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导钻系统”,实现“圈得准”“定得准”“打得准”,形成深层6000米油气资源开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该系统未来有望破解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难题,大幅度提升我国油气产量。
记者从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获悉,18日启动的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由中科院地球科学研究院(筹)/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系统开展攻关研究,预期将实现四川、塔里木等典型盆地深层-超深层战略选区突破,优选出5到6个“亿吨级”有利区带,确定2到3个“千万吨级”勘探目标。
上天不易,入地也难。地球深部的地质环境复杂,工程环境恶劣,对定位精度要求很高,在地下6000米以深的尺度开发薄油气层是世界级难题。专项首席科学家王自力表示,这一研究旨在攻克智能导钻技术,支撑我国未来20年深层油气和地热能勘探开发,可为未来非常规油气和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核心技术,同时支撑深部矿产和地下空间开发。
据了解,我国现有主力油田后备储量不足,但深层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占总地质资源量的52%和28%,可成为未来能源突破口。
新闻推荐
□郑东风核心提示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擘画了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新...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