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平)到2020年,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产权保护更加有力,承包权更加稳定,经营权更加灵活,集体林权管理制度体系比较完善,财政金融支林体系比较健全,集体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这是记者7月23日从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中了解到的。四川省将通过上述努力,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四大目标。
《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加强集体林权权益保护、坚持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完善林业规模化生产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支林政策、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集体林业管理与服务。
在放活经营权方面,《意见》提出,逐步建立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运行机制;探索创新自留山经营管理机制,允许按程序将自留山调整为责任山,按承包林地管理;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有序开展进城落户农民集体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应积极探索林农林权出租、入股等利益共享机制。
分类经营管理上,简化公益林、商品林区划界定方法和程序,优化林地资源配置。建立公益林动态管理机制,在不影响整体生态功能、保持公益林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允许按程序对承包到户的公益林进行调整完善。
完善森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森林保险费率调整机制,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探索森林保险无赔款优待政策,逐步建立“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模式。推广“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森林保险”贷款模式和“企业申请+部门推荐+银行审批”运行机制,推进“两证一社”林权抵押贷款改革。
新闻推荐
营改增、两票制、医药电商......近年来医药行业政策频出、业态翻新。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深化医药产业...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