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川味《茶馆》北京“开张” 与老舍原味“无缝衔接”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12-01 08:02   https://www.yybnet.net/

川版《茶馆》在京首演剧照。

一锅老汤、一壶酽茶,老舍先生的《茶馆》浓缩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已经演了700场的北京人艺版《茶馆》,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和“东方舞台上的奇迹”。那么,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特邀北京人艺川籍导演李六乙精心雕琢的四川话版《茶馆》,又会以怎样的姿态、形式,去触摸经典、致敬经典呢?11月30日,川版《茶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开张”。

四川茶馆文化

与《茶馆》天然嫁接

首演当晚,随着三声钟响,灯光渐熄,大幕慢慢拉开。与北京人艺版《茶馆》不同的是,川版《茶馆》以倒叙方式入手,老年状态的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拄着拐杖,高呼着“莫谈国事”“大清国要亡”“我要建工厂”,踏着蹒跚的脚步出场,拉开了川版《茶馆》的全国首演序幕。

舞台上,纯正的京味儿台词悉数换成四川方言,舞台布景增添了川西民居的木构瓦房,高低错落,大碗茶也换成了盖碗茶。川茶客们“龙门阵”摆得兴起,伴随着“钟水饺”“担担面”的叫卖吆喝声,百年老店“裕泰茶馆”里,展现了一派活色生香的四川韵味。

老舍曾写道,“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导演李六乙看来,四川的茶馆文化和老舍先生所说的茶馆文化,可谓是“天然的嫁接”。“清末成都街巷516条,茶馆就有454家,‘一城居民半茶客\’。四川话中幽默讽刺的元素与老舍先生的语言也相契合,从语言到文化特色到民俗展现和思想表达,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保留原著精髓

川版《茶馆》也有创新

《茶馆》自1958年首演以来,已成为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可让李六乙奇怪的是,60年来《茶馆》竟鲜有其他形式重现。“一部经典剧作应该活在每个时代的舞台上,而不是尘封在书架上。越是经典的作品,越能够在不同时代以不同形式表达。”

李六乙执导的四川话版《茶馆》,在用四川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态表现时,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当代的表达。“没有创造性,新的经典不会建立的。”原来,在创排开始之前,剧组也考虑过是照搬,还是改变。“照搬很安全也很保险,不会遭到太多的指责,只是用另外一种语言传承。但照搬缺少挑战,缺少新时代创造性的转换。”

秉承着传承与创新想法,剧组首先对剧本进行“移植”,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用四川方言进行表达,舞美设计则远赴罗城古镇等地取景。更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有代替传统幕间切换的“金钱板”表演——“老裕泰来来往往客不断,士农工商各路神仙……有一样‘莫谈国事\’要牢记心间。”铿锵易懂的唱词一韵到底,既有承上启下之意,又高于剧情本身,堪称串起整场演出的“神来之笔”。

更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人艺创排《茶馆》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吸引了各方关注,首演当晚不少观众、业内人士慕名而来,想要一探究竟。在北京人艺版《茶馆》中扮演“常四爷”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李士龙、卢芳等,此前还特意赴四川德阳观看了川版《茶馆》的联排。濮存昕点赞称:“四川话版《茶馆》让人眼前一亮,很多场面的处理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川音川韵的音乐感和趣味性,为这一经典剧目带来全新面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新闻推荐

属省政府办理778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

省政府通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本报讯(记者徐毓蔚)在11月28日举行的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承林作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川味《茶馆》北京“开张” 与老舍原味“无缝衔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