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让传统的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回味无穷。
“如果《国家宝藏》是让文物活起来,那么《经典咏流传》则是让传统的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节目开播至今,我已经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诗词,听了多少次歌曲……”近日,观看了央视一套首播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之后,重庆90后邓可欣觉得回味无穷,不禁在微信朋友圈盛赞这档节目。
春节期间,《经典咏流传》在央视播出并取得不俗收视成绩,让新春的电视荧屏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
著名作家梁晓声看过节目后称,节目好得超过他的想象。不少网友认为,《经典咏流传》正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唤醒了经典的生命力。
《苔》成为春节热门歌曲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和诗以歌”,探寻诗歌与音乐的融合,集合一批优秀音乐人,用流行音乐传唱经典诗词,节目现场还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和音乐人坐镇点评,详解诗词的文化内涵。
在正月初一的首播中,四国顶尖艺术家演绎的中英文版《登鹳雀楼》震撼网友;歌手谭维维演绎的歌曲《墨梅》也让人一见钟情,一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唱出了正气满乾坤的时代风貌。
节目不仅演绎了《明日歌》《三字经》《鹊桥仙·纤云弄巧》《将进酒》等观众耳熟能详的诗词,还普及了之前大众并不熟悉的诗歌。
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苔》,在孤独了300年之后,就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后一夜爆红。
节目播出后,《苔》刷爆朋友圈,仅在微信端3天就引发超过3000万的阅读量。节目中,《苔》的演唱视频点击量更是突破4000万,成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歌曲之一。有观众表示:“《苔》点燃了我的心,‘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狗年第一励志流行语。”
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自《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火爆荧屏以来,文化节目成为新一轮综艺主战场。
不过,文化节目火爆后,去年,不少跟风之作随之涌现,重复的节目类型受到一些网友的质疑。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即在网上掀起热潮,叫座更叫好,斩获豆瓣9.2分的高分。
80后观众任骁说:“我看腻了跟风的文化节目朗诵、猜词的形式,《经典咏流传》通过诗词+音乐原创的方式,在电视荧屏上开辟了新的节目类型,让人耳目一新。”
“我看《经典咏流传》,有一种如饥似渴、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的畅快,有一种沉浸其中、陶醉其间、不愿醒来的享受。”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杨清波认为,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典咏流传》是通过“和诗以歌”唤醒与激活古典诗词的成功探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富有创新性的当代演绎,其惊艳登场、迅速走红带给亿万观众和网友的巨大惊喜,既证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更诠释了用富有时代感、时尚化和国际视野的融合创新表达,不但可以传承经典,而且可以赋予经典以新的价值和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经典。(重日)
新闻推荐
2月25日是年后第一个休息日,阳光灿烂,不少人在朋友圈晒起了田间地头的油菜花以及公园里竞相开放的海棠花、梅花等。这些绽放的花骨朵似乎在告诉你:这就是春天了。事实上,全国大部回暖拉起号角,“春姑...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