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纳爱:用心融情关爱未成年人 在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检察院青少年阳光成长“纳爱”基地的书架上,摆放着3封题为“感悟”“重生”“保证”的书信。这是16岁迷途男孩小宇(化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2-27 15:11   https://www.yybnet.net/

开展禁毒活动学习“萌纳纳”法治知识检察官讲法治课参观”纳爱“基地

■赵永忠 宋明坤本报记者 张婷

近年来,在纳溪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纳溪区检察院以“纳百川·爱无疆·扬法治·助成长”为工作理念,构建起以开放式“纳爱”基地为中心的社会化支持体系——“纳爱”全覆盖体系,积极引入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司法社工以及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基层治理工作。与2013年相比,全区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下降68%,2017年涉罪未成年人诉前非羁押率100%。“纳爱”工作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品牌、全国巾帼文明岗等省级以上集体荣誉14项。

爱泽成长

“纳爱”孕育而生

中学生小宇,一度游走在犯罪边缘。纳溪区检察院未检科干警依托“纳爱”全覆盖体系获知后,组织“纳爱”团队及时提前介入,开展预防帮教。最终,小宇在学校会议室向30多个“兄弟”宣布解散自己组织的“学生会”。目前,小宇在“纳爱”团队的帮助下,就读于泸州某重点中学。

小宇的迷途知返是“纳爱”团队诸多成功帮教案例中的一个。早在2010年,在纳溪区委的统筹下,区检察院与团区委、学校、街道合作,在泸州市江南职业中学校、永宁街道办事处试点建立“检团阳光联络站”。2011年10月,成立了泸州市首个未成年人检察科。2012年底,区检察院又会同团区委等部门,在34所中小学校全面铺开“检团阳光联络站”建设,并在特殊教育学校等地建立起8个定点志愿帮扶点,专司未成年人预防帮教工作。2013年5月,该院打造了全省首个集“捕、诉、监、防、教”于一体的未检标准化办案工作区——青少年阳光成长“纳爱”基地。2016年,对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更加凸显办案办公、心理疏导、预防矫治、法治宣传、警示教育五大功能。

“纳爱”基地落成后,该院又立足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家长监护能力培养、社会力量整合,打造了以“体验型”法治互动平台、“沟通型”家庭教育平台、“共享型”法治交流平台为主体的开放式“纳爱”阵地,通过亲历性法治教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目前,“纳爱”借助公众号、检察工作站、亲子教育课堂、远程视频系统等“走出去”,开展法治教育,实现全区6万多名未成年人全覆盖。结合法治扶贫,“流动检察室”足迹遍布龙车镇阳坡小学、打古镇古纯小学等12所偏远小学。运用“请进来”方式,已实现224批次11027人次学生及家长、教师、机关单位人员,到开放式“纳爱”基地接受法治教育,并且3年实现“请进来”全覆盖。2017年,“纳爱”基地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政法系统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

快速便捷地提供心理疏导、矫正是开放式“纳爱”基地又一重大突破。2015年,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基地“心语沐华(心理咨询室)”成为纳溪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目前,“心语沐华”拥有心理咨询师20名,对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等,开展心理矫正、测评等482人次,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疏导232人次。

体系为引

“纳爱”法润童年

“增加成员单位,与其它资源进行优势整合,力争作出更大成绩,将‘纳爱\’打造为地区性品牌”。2014年,时任纳溪区委书记在纳溪区检察院上报的《关于构建“纳爱”全覆盖体系的实施意见》上批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区委前瞻性布局,击鼓催征,点燃了“纳爱”火焰,给予了“纳爱”欣欣向荣、续航远征的不竭动力。

2014年,在上级检察院和纳溪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检察院推动构建了以“纳爱”基地、15个“纳爱”服务站、47个“纳爱”特色点为三级网络化平台的未成年人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纳爱”全覆盖体系。全覆盖体系由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区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分管教育副区长、检察长担任副组长,涵盖15个镇(街),以及团区委、区妇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等22个区级部门。由纳溪区检察院未检科负责“纳爱”日常工作,统筹全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

“纳爱”全覆盖体系建立后,“纳爱”团队从最初的3名未检干警,发展为拥有团区委、妇联、教育、民政、司法社工等领域291名志愿者组成的庞大组织。

“‘萌纳纳\’,我要把拒绝毒品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让他们也远离毒品。”指尖轻划手机屏幕,图文音乐流淌而出,纳溪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小辉(化名)在“纳爱”基地心愿墙上写道。

“萌纳纳”是“纳爱”吉祥物,由“纳爱”团队自主设计并推出。目前以《萌纳纳课堂》、“萌纳纳”互动H5等为主题的法治载体,配合常态化法治进校园主题活动,正借助网络、法治园地、视频示范课等,将法治理念、“纳爱”精神传递到全区每个角落。

依托“纳爱”全覆盖体系,“纳爱”团队先后在全区同步开展性侵害预防、远离毒品、红丝带行动、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法治情景剧等9项主题活动,制作主题活动示范课件16个,拍摄了《预防犯罪从小抓起》《他们更需要关爱》等未成年人公益广告6部,编撰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逐步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纳爱”模式。

2016年,为提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业化水平,纳溪区检察院又推动成立了全省首个县(区)级少年司法事务所——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建立起司法社工参与少年司法工作长效机制,更好地实现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优先保护。

其中,由司法社工提供的《补充社会调研报告》,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陈某(化名)在取保候审期间,主动到“纳爱”基地接受法治教育,并积极参加司法社工组织的公益活动;犯罪嫌疑人易某(化名)、李某(化名)不履行《取保候审行为规范协议》,继续与社会闲散人员保持密切往来,父母不认真履行监管义务。据此,纳溪区检察院对陈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易某、李某依法提起公诉。

如今,“纳爱”正结合纳溪区智慧城市建设,筹划从研发专门未成年人综合保护APP、在政务外网开通未成年人检察监督版块等方面入手,搭建智慧化“纳爱”综合保护平台,突出基层治理检察特色。

法治护航

“纳爱”一个都不少

引导临界点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和监护困境儿童,则是“纳爱”的发力点,让“纳爱”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法治光芒。

2016年,在办理未成年人小王(化名)涉嫌盗窃罪一案时,针对小王无前科、社会危害性小、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且悔罪态度好的情况,纳溪区检察院对小王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同时,考虑到小王家住重庆市,存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帮教、监督、考察工作难等问题,该院主动与重庆市巴南区检察院联系,由双方共同制定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帮教方案,巴南区检察院接受委托对小王进行帮教。该案是全省首例附条件不起诉跨省异地帮教案。目前,小王已成功回归社会,现在重庆某知名企业踏实工作。

近年来,纳溪区检察院办理了全省首例督促起诉撤销监护人资格案;办理的“及时干预、瓦解校园欺凌团伙(虞犯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参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10个典型案件;“开展未成年人行政检察,监督职能部门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职责”事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10个典型案(事)例。在“纳爱”团队努力下,32名迷途孩子顺利重返校园、回归社会。

2015年,未成年被害人李某(化名)与小艾(化名)发生纠纷,李某被小艾找来帮忙的文某击昏在地,头部受重伤。“纳爱”团队依托“一体多元”机制,为李某提供救助资金4万元。“一体多元”是纳溪区检察院综合运用经济、心理、医疗、法律等救助方式,关爱未成年被害人的生动实践,相关工作受到最高检申诉厅、未检办领导肯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近年来,共向34名未成年人及其近亲属发放救助金11.5万元,辅以心理抚慰、协调低保、帮助就学、减免学杂费等其它救助48人次。

在关爱未成年被害人的同时,“纳爱”突出监护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主动与民政部门建立女童关爱体系,将留守女童纳入重点关注对象。与泸州益生励志协会连续3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法治夏令营”活动,为2000多名留守儿童送去法治温暖。

大里小学位于省级贫困村护国镇德红村,全校约70%学生为留守儿童。为此,“纳爱”在大里小学举行第81场法治进校园活动,将自我保护知识等内容融入团队互动游戏中,寓教于乐,得到最高检认可,并在全国进行了微直播。检察官“爸爸”、“妈妈”与20名贫困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邀请他们到“纳爱”基地开展“亲子”活动,感受别样的家庭温暖。2017年,纳溪区检察院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守护花蕾”关爱农村留守女童项目被列入全省首批学雷锋志愿种子服务项目。

2017年12月,纳溪区检察院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让爱童享·纳爱同行”关爱儿童系列法治活动,检察长朱亚梅以《树良好师德师风建和谐法治校园》为题,向全区60多名幼儿园、中小学校校(园)长传授法治“育儿经”;组织全区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走进“纳爱”基地开展法治教育,举行百名幼师“修师德、塑师风”签名承诺活动。此外,突出幼儿园教育设施安全、食药品安全、人身安全等重点内容,与教育部门一起对全区幼儿园办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同步跟踪监督。

“回首过往,‘纳爱\’守护青春;展望未来,‘纳爱\’任重道远,我们将不忘初心,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砥砺前行,让法治浸润每一名未成年人!”朱亚梅说。

“纳爱”的建立,贯彻着区委保护未成年人党政要尽责、部门要履责、社会要有责,方能落实好“把教育办好,让教育好办”的理念。构建起检察机关主导,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2017年8月30日,区委书记徐利寄语“纳爱”:基地为媒,爱心做伴,共享阳光,共享成长。

知责思危,方能负重前行。针对全区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纳溪区检察院以一般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挽救、临界点未成年人(含虞犯)教育引导、未成年被害人和监护困境儿童关爱保护4类人员为重点,突出分层分类因材施教,确保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优先保护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让每一名未成年人共享法治阳光。

早在2014年,“纳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就被四川省检察院荣记“集体二等功”,纳溪区检察院被评为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纳爱荣誉

如果说“纳爱”起步于一般犯罪预防,那么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教育

2013年12月 被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等部委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2014年01月 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荣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二等功

2015年05月 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精神文明办、华西都市报社评为四川省检察机关首届“维护公平正义——群众最信任的检察集体”

2015年06月 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2015年07月 被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我最信任的基层政法单位”

2015年12月 被四川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评为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周年—特别贡献奖

2015年12月 被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评为四川省“巾帼文明岗”

2016年05月 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品牌

2016年05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通报表彰“纳爱”团队

2016年12月 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团队

2016年12月 被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四川省委评为四川省青年文明号

2017年03月 被四川省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评为四川省首批法治教育示范基地

2017年04月 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2017年12月 被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四川省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四川省政法系统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

新闻推荐

保监会开9张罚单 严打车险乱象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谭谟晓)保监会近日下发9张行政处罚决定书,罚单直指车险乱象,涉及人保财险、太平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四家财险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近年来,车险市场以高费用为...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纳爱:用心融情关爱未成年人 在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检察院青少年阳光成长“纳爱”基地的书架上,摆放着3封题为“感悟”“重生”“保证”的书信。这是16岁迷途男孩小宇(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