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钟振宇)从今年起,四川省将通过征文组稿、考核激励等手段,强化地方志资源在“存史、资政、育人”中的作用,为治蜀兴川事业提供“志”力支持。这是记者从5月29日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宣传、信息暨期刊工作培训会上获悉的。
近年来,丰富多彩的地方志成果,为各地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确定地理标识产品过程中,提供了可信的决策依据;有关地质、水文、灾害资料为向家坝、溪洛渡等水电站建设可行性论证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四川省地方志系统还存在服务中心不充分、“资政”功能不到位、“育人”手段不丰富等情况,一些地方志工作部门仍停留在“一本书”工作层面。
如何让躺在书库里的地方志文化“活”起来?省地方志办在会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修以致用,今年重点做好方志文化开发利用和宣传工作,将历史智慧运用到服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上。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地方志工作人员积极性。开展“深入挖掘地情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组稿活动,优秀文稿除在四川方志官网发布外,还将适时结集出版,供党政机关决策参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晶莹)5月31日,2018年度“逐梦计划”——四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华大学举行。今年,“逐梦计划”将...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