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茫
张之洞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他生性怪僻,起居无常,生活毫无规律,随心所欲。有时他几天几夜不睡觉,有时一连睡好几天才醒,睡觉也不选择时间地点,往往坐在座位上眼睛一闭就睡了。张曾对人说,他前生是一只老猿,能十几天不合眼。
张之洞在担任四川学政时,有一天出城游览浣花草堂,集杜甫诗中的两句为楹帖。他想写一篇跋文,坐在那里苦苦思索,所写草稿换了十几次还是不满意,不知不觉已是三天三夜没合眼了。侍候他的人轮翻休息,都疲惫不堪,难以支持,一个个累得无精打采。他却从容不迫,神采依旧,等他写完了,才欣然下令回府。
有一年在成都举行乡试,由张之洞主考,应试童生要由他点名入场,没成想他睡过头了,直到中午才醒,迟至午后才命题开始考试。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广为罗致名土,幕府中人オ济济,盛极一时,对于受到张青睐的名士,每次吃饭他必召集他们同桌就餐,幕府们奉召肃然陪侍。有时饭还没吃到一半,张竟倚在桌上沉沉睡去,众幕僚不敢自己吃完走人,仍然整肃端坐,一直等到他睡醒,再接着吃完。
在张之洞署两江总督期间,袁世凯从天津专程到南京,和张商讨要政,密谈了两昼夜。讨论改良军政,厉行教育等问题,因各执己见,始终没有结果。袁世凯要回天津的那一天,张之洞在总督衙门设宴为他钱行。有一位姓赵的幕僚相陪,袁询问赵的姓氏后,忽然大笑,弄得赵脸红耳赤。张见了很不高兴,便以假寐表示轻慢,不料竟至呼呼熟睡,很久都没有醒。等他醒来,见袁世凯早已走了,自觉失礼,急命左右去请袁回来。袁认为张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三请三辞,最后张不得不亲自迎请,长揖谢罪,袁才和他一起重返总督署,继续续畅谈欢饮而别。
早在光绪初年,在一次会试后,张之洞和潘祖荫共同宴请各省来京会试的举人、名士于陶然亭。十天前即已发出请柬,到时来赴宴的有一百多人,是一次精英大集会。这些文人聚在一起,三五成群,或品著谈艺,或吟诗下棋,无不兴高采烈。请柬写明宴会时间是中午,可是到了下午4点宴会还没有开始,大家都饿极了,一个个都无精打采,再也没人高谈阔论了。
张之洞因生活无规律,吃饭也不定时,所以他并不觉得饿。还是潘祖荫觉得不对劲便问张说:“宴会你请哪家主办,怎么还没送来? ”张才突然想起他根本就忘了交待人去联系宴席,怎么办?急忙派人去命附近酒楼急送筵席。可是这么大规模的宴席,事先没有准备,一时可怎么能办齐,急就章,只好随便凑合,有什么送什么,有的东西已腐败变质,饭也很粗劣。等送来时,大家都已饥饿难忍,狼吞虎咽,狼狈而归,致使有些人肚子疼或拉肚子,被传为笑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佳)为解决困扰小区居民加装电梯的难题,四川省将引入新的力量。近日,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加装电梯公益服...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