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钟振宇 袁婧,在川布局核科学国家实验室。
3月12日,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向本报记者透露了两个振奋人心的信息:中国首个海上浮动核电站可研工作已收尾,将待国家批复后动工建设,该平台的核心部件将主要在四川生产;此外,该院已完成医用核素关键技术攻关,具备开展试验工程建设条件,待生产应用后将打破我国医用核素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
“尽管纵向看中国核动力技术成绩显著,但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我们仍面临很多技术瓶颈亟待攻克。”罗琦建议,四川是中国唯一具备完整核动力研发体系的省份,如果国家在四川成都布局成立核动力核科学国家实验室,必将产生聚集效应,助推抢占世界核科技创新制高点。
所谓国家实验室,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在去年初提出要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目前国家相关部委正开展国家实验室设立的相关调研论证工作。
在今年两会上,罗琦建议充分发挥中核集团的龙头企业作用,以中核集团在川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多家科研机构为基础,在蓉设立核动力核科学国家实验室,形成核工业创新国家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尽快解决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问题,推动中国早日成为核工业强国。
新闻推荐
春日融融,花开大地。在告别连日阴雨后,蜀中大地周末迎来风和日丽的艳阳天。许多感觉被“捂坏”的人们,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去...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