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而起的生产厂房大楼
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大门
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效果图
市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强调,要聚力发展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和大数据“四新一大”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内江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四川省级重点项目、内江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项目之一,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自2018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瞩目。
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位于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项目总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25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占地235亩,投资8亿元,建设内容包含建设科研大楼、科技展览馆及标准厂房8栋、配套用房,并配套建设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设施,工程投资约2亿元。
◇本报记者 包中强文/图
6月底所有厂房将陆续交付使用
日前,记者走进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看到,一栋栋厂房已经拔地而起,部分建筑初具雏形,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机械车来回穿梭,塔吊运输着建材,此起彼伏的各类施工声音混合成一首悦耳的工地“交响曲”。
近段时间,在加大物质保证和资金投入的同时,施工单位平均每天安排300余人,开足马力,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如期完工。
据项目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彭东京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该项目一期6、7、8、9、10号楼主体封顶,正进行墙体施工,其余楼体正进行主体施工,完成部分绿化、亮化、排水管道建设。按照计划,生产厂房将于今年6月底陆续完工并交付使用,科研大楼将于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融入新理念打造高新区新地标
站在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规划图前,内江路桥集团项目现场负责人刘旭毅一边指着项目效果图,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项目总体呈扇形分布,左边为科研大楼,中间为厂房,右边为生活区,整个园区的设计颇具现代感、科技感,又融合了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
在项目规划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造型奇特的展示区,包含科研主楼、科研展览厅以及四个主题广场——创新广场、知识广场、交流广场、生活广场,建筑、广场、象征变化与无穷的雕塑共同形成高新区新地标。
同时,为了更好地完善“产城一体化”的规划理念,该项目将“高新之眼”放置于交流广场中心,通过架空层与创新广场直接相连。据悉,“高新之眼”是一个交流中心,未来可以在这里举办产品发布会、科技成果展示、博览、大型交流会议等活动,成为高新区与世界联系的窗口。
与展示区紧邻的是生产区,拥有“外快内畅”的交通体系,为各入驻企业搭建便捷的交通支撑。同时,厂区内组建出大小不等的院子,它们与厂区的平台、立体花园、步道、自行车道一并形成产业园的“慢行交通系统”,让交流、绿色、人文渗透入产业园的每一个角落。
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拓展高新区白马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高新区的功能和作用,强力推进内江高新区的发展。能使企业在园区内集聚成群,形成群体优势,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地方税收、土地增值、创造就业机会等,有效拉动内江经济增长。
搭建融资平台引来“金融活水”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致力将其打造为川南高新产业聚集示范区、创新合作新高地的重要平台,以此助推内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的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锁定年度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挂图作战,同时积极完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争取早投产、早见效。
在众多保障要素中,金融被称为实体经济的“血液”,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多措并举,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缩短融资距离,降低融资成本,引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切实解决重点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江市2019重点项目融资促进会暨签约仪式上,该项目业主单位内江路桥集团通过发行企业项目收益专项债的方式,获得了金融机构6个亿的投资。这笔资金的引入,不仅推进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区一期项目快速建设,也推动二期项目顺利启动。
内江路桥集团董事长唐南胜介绍,通过企业项目收益专项债的融资工具来进行融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把融资成本控制在5%以内,要比一般融资成本大约低三个百分点。这样就可以节约一大部分资金,用于项目的园区配套建设、环境打造。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朝着打造西部一流新材料产业园的目标,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正阔步前进!
新闻推荐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赶快躲到桌子下面……”一位男同志正在省体育馆地铁口旁的活动区域参与地震VR体验项目。...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