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教授在进行卵巢癌科普讲座
卵巢癌已成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的榜首。5月8日是第7个世界卵巢癌日,为增强大众对卵巢癌的认识,四川省肿瘤医院举行了大型的宣教活动。记者获悉:四川省每年卵巢癌发病率为6.12/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十位;死亡率为2.69/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第十位。由于卵巢癌的起病位置隐匿,位于女性盆腔深处,并且缺乏早期的特异性症状,加之大众对于疾病的认知较低,因此70%的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为晚期,治疗及预后较差,70%的患者会在2年内复发,甚至多次复发,5年生存率不足30%。
症状易与消化道疾病混淆
卵巢癌多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女性,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没有有效的早筛方法,因此,70%的患者在发现时已为晚期。晚期患者即使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仍有70%—80%出现复发。随着卵巢癌的复发,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逐次缩短,对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越来越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刘红教授介绍说:“卵巢癌是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疾病。早期患者较难察觉,到肿瘤增大并发展到晚期,会导致大量腹水以及盆腔包块的出现,引发腹胀、胃胀、吃不下东西等症状时,患者才有所察觉,但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消化道问题,因此临床上有很多患者是在因胃肠道症状就诊时才发现自己患的是卵巢癌。”
靶向治疗突破治疗瓶颈
刘红教授说:“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罹患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原发性腹膜癌和输卵管癌等的女性,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应当提早接受基因检测,积极做好早期筛查和随访。不孕不育、长期使用促排卵性药物的女性患者也会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
刘红教授说,目前我国卵巢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全身化疗”的方案。卵巢癌复发率较高,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后续化疗的疗效会大打折扣,患者普遍预后较差。化疗耐药以及剧烈的副作用,也让患者及其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目标以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新的、有潜力的卵巢癌靶向治疗药物,以期达到这一目标。2018年,随着首个靶向治疗药物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在我国获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有了新的“利器”。PARP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且药物毒副性小,这无疑给卵巢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专家呼吁抗癌新药进入医保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国家已经把很多抗癌药物纳入医保, 使癌症患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PARP抑制剂用于卵巢癌的全程管理,是一种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一般老百姓很难承受,很多患者不得不因此放弃使用。”为了能够让更多患者尽早接受创新药物的治疗,刘红教授说,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也能尽快将相关药物纳入医保,减少癌症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帮助更多卵巢癌患者坚持规范治疗,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提升我国卵巢癌的整体治疗水平。
本报记者 余星雨 文/图
新闻推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文山会...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