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白色大熊猫(4月20日摄)。新华社发
晨报讯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5日对外发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于4月中旬摄录下一张大熊猫影像,图片清晰显示出这只熊猫独特的形态特征。
这只熊猫毛发通体呈白色、爪子也为白色,眼睛为红色,正穿过郁郁葱葱的原始落叶阔叶林。据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从体型判断,这是一只亚成体或青年熊猫,年龄大概在1至2岁。
据IUCN熊类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研究员介绍,“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动物体内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白色、黄白色或浅黄色。单纯的“白化”突变并不影响动物正常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除了可能造成动物在环境中更容易被发现、身体对日光直射比较敏感以外,通常对动物的活动、繁殖均没有明显影响。
“白化”突变是隐性基因,可以遗传。每个动物个体的体内有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套基因,只有当来自父、母双方的该基因均为突变型时,动物个体才会表现出“白化”的性状。根据目前的数据还无法判断这只个体的性别。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面向未来 科创教育大绽光彩 江油实验学校在四川省两项机器人竞赛活动中均获第一名
全神贯注书写获奖现场本报讯(苟长海文/图)5月17日至19日,四川省第十七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四川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