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重庆5月28日电】(记者周闻韬)“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是革命烈士何敬平1948年夏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写下的。这位被称为“铁窗诗人”的革命者,身陷囹圄,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以诗明志,表达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战斗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何敬平,1918年出生于四川省巴县栋青乡(今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一个贫农家庭。1938年春节刚过,何敬平就和一群青年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程,中途他因被误解滞留西安,后加入国民党部队,在政治处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1945年2月,重庆电力公司发生“胡世合事件”。中共南方局领导发起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带动全市的争人权、争民主的群众革命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由于勇于斗争、表现突出,何敬平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6年上半年,中共重庆电力公司党支部成立,何敬平任组织委员。1948年春,在即将夺得全国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因叛徒出卖,何敬平被捕入狱,先后被关押在石板坡第二模范监狱、渣滓洞集中营等地。在狱中,他备受酷刑、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惨无人道的渣滓洞大屠杀。何敬平献出了31岁的年轻生命。
新闻推荐
在推进健康养老的进程中,老年人营养健康是绕不开的话题,需要个体、政府、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老年人的健康焦虑辽宁省沈阳...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