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记忆大师”吴帝德: 荣获“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吴帝德(左二)。
吴帝德
很多人都爱看《最强大脑》,节目中选手记忆力超群,头脑飞快,让人目不暇接,甚至还会产生疑问:“是不是有剧本?是不是假的?”
获得过“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吴帝德斩钉截铁地说:“这都是真的。”他甚至在记者面前小露了一手:随便翻出几十张扑克,几分钟之内,他可以正背倒背,并且丝毫不错。
吴帝德,中国超级大脑人才库成员,中国自2003年以来第51位“世界记忆大师”。2013年12月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上,只有29岁的吴帝德凭借1小时正确记忆1440个无规律数字、16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和58秒对1副扑克牌过目不忘的优异成绩,荣获“世界记忆大师”终身荣誉称号。
成“世界记忆大师”只用了两年
2007年从四川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吴帝德回到家乡贵州从事日语导游工作。机缘巧合之下,他接触到了日本NHK的纪录片《突破大脑极限》,从而对记忆力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被问及为什么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时,吴帝德回答:“开始我只是想写一本怎么记单词更轻松的书,但自己既不是教授,也没有职称,所以选择了‘曲线救国’,先去参加有权威性的比赛证明自己的能力。”
对于每个记忆力领域的练习者而言,世界脑力锦标赛的奖牌就是自身技巧和表现的最好证明。该赛事被称为“大脑运动的奥林匹克”,是目前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国际性大脑思维竞技赛事,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三十多个国家的成千上万名选手参加,高手云集。为此,吴帝德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练习。他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自学系统性的记忆方法,每天从上午9点练到午饭时间,吃完饭又继续练习到晚上。
尽管凭借努力,吴帝德报名参加比赛后通过了层层筛选,但比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区总决赛时,他因为紧张和技术不成熟,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平时用十几秒就能记忆的数字,比赛时我花了三分钟。所以,赛后我立刻投入到更刻苦的训练中,甚至辞去了工作。”吴帝德说。
2013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吴帝德是中国赛区最终派出的13名选手之一。比赛一共有十个项目,分别为二进制数字、虚拟数个历史事件、快速记住扑克牌、快速记住若干组数字、新诗记忆、随机单词等,需要选手快速记忆并准确背出。最后,中国队获得7金2银3铜。吴帝德以最高个人积分位居榜首,荣获“世界记忆大师”称号。
“我练习的时间很短,所以我想告诉大家,记忆力最大的敌人是不自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最强大脑》节目里的选手,只要你愿意接触和学习。”
想把改善记忆的窍门传播给别人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的左右脑分工理论里曾提到,人的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具有想象力这样的图像化机能。在吴帝德看来,记忆就是要调动大脑的想象力。他一直喜欢美术和音乐,艺术帮助他给大脑“健身”,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自信。
从读书起,吴帝德就是同学眼中“玩得好,背单词又快”的人。
吴帝德说:“我在川外学习语言时,身边有很多同学每天都在背单词。他们在教室背、食堂背,回到寝室还在背,但是效率并不高,那就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我想把记忆窍门传播给学习苦恼的人,这也是我最开始系统学习记忆力方法的最大动力。所以,现在我选择做一名帮助别人提升学习效率、改善记忆方法的老师。”
成为“世界记忆大师”后,吴帝德开始了教育工作,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内教授学生更高效的记忆方法,另一方面开展企业内训,帮助更多职场人士学习企业管理和思维导图训练,提高效率。
“我们不能只健身,而忽略了‘健脑’。”吴帝德补充道。迄今为止,他出版了《超实用记忆力训练法》《思维导图宝典》《漫画中小学生必须知道的超级记忆法》等一系列记忆力领域书籍,实现了他最初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的初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实习生 胡双悦 徐绮蔓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
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
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
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新闻推荐
有话就说黄女士:24日晚7时许,一个归属地是四川德阳的电话号码拨通我的手机,对方自称来自二手车交易网,问我是否有卖车的打算...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