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菊黄蟹肥的秋天,温一壶黄酒,捉几只肥蟹,看秋高气爽,听秋虫吟唱,不亦乐乎?金秋时节,蟹黄肥,蟹膏香,此时的螃蟹不仅好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清热凉血、散瘀通络、续筋接骨、解漆毒。不过有不少人吃了螃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这通常是因为吃蟹的时候没注意细节造成的。
9月20日,记者走进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采访了中医学博士、主治中医师党思捷。党医生表示,只要是正规售卖的活螃蟹,经过正确加工,煮熟之后,就可以放心食用。不过螃蟹所含蛋白质较高,也不要过量食用,特别是脾胃虚弱型、患有痛风以及海鲜过敏的人群,不宜食用螃蟹。
□怎么吃蟹才健康?
自古以来,螃蟹都被认为是非常美味的食物。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同时,蟹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能清热凉血、散瘀通络、续筋接骨、解漆毒。
虽然螃蟹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也有不少人吃了螃蟹后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党思捷医生表示,这通常是因为吃蟹的时候没注意细节造成的。首先,在挑选螃蟹时,一定要挑选新鲜活蟹。新鲜活蟹的外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白洁。垂死的蟹外壳呈黄色,蟹脚较软,翻正困难。而螃蟹死后,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其次,建议清洗海鲜时要带手套,避免被海鲜划伤,海鲜带有创伤弧菌,皮肤有破损就可能感染此菌,可能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甚至死亡。党思捷医生说:“在临床上,虽然发病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病,结果却很严重,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过程相当迅速且死亡率高,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并且,在烹饪螃蟹时要注意彻底洗净并煮熟,以消毒并杀死螃蟹身上所附带的细菌,避免不卫生引起的食物中毒。
同时,在食用螃蟹时,蟹腮、蟹肠、蟹胃、蟹心这四个部位是不能吃的。蟹腮是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俗称蟹眉毛,是蟹的呼吸器官,用来过滤水质的。蟹肠里面有蟹的排泄物,掰开蟹身之后,看到蟹黄、蟹肉处有一根根黑色的东西,要去掉。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内有蟹的排泄物,往往会隐藏在蟹盖上的蟹黄堆里。蟹心,掀开蟹壳,可以看到一层黑色的膜衣,白色片装的蟹心就在黄膏与黑色膜衣之间。
除此之外,有些地方有吃“醉蟹”的习俗,党思捷医生提醒,没有经过高温灭菌消毒,经常有因食用“醉蟹”导致食物中毒的报道,也可能导致甲肝、急性肺吸虫病等疫情的爆发。
□哪些人不适合吃蟹?
传统中医认为螃蟹性寒,有些人吃后会腹泻。党思捷医生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吃螃蟹后导致腹泻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螃蟹的蛋白质太多,从而导致人的肠道不耐受,容易出现腹泻、胀气。因而,对于平常对蛋白质不耐受、容易腹泻、胀气的人群,从中医角度来看往往属于脾胃虚弱型,这类人群吃螃蟹后会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因而不建议食用。
同时,螃蟹属于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特别是蟹黄,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吃螃蟹容易诱发痛风,所以痛风患者不宜食用。另外,有高血压、心脏病、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的人和对海鲜过敏的人都不宜食蟹,就是食用亦绝不可过量。
那么,孕妇可以吃螃蟹吗?孕妇吃了螃蟹会流产?党思捷医生解释,传统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凉、味咸,有小毒,具有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的功效,很多人看到“寒凉”“活血”就觉得孕妇是不能吃的,这是一种误解。正常孕妇是可以吃螃蟹的,但是对于本来就有拉肚子、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不适或疾病的孕妇,最好不要吃螃蟹。“即使是正常人,每人每天吃螃蟹的量也不宜过多,建议一个人一天吃2只螃蟹最合适。”党思捷医生说。
□吃蟹宜搭配生姜、黄酒
食用螃蟹时,可以搭配生姜、黄酒、醋、芥末、紫苏等。螃蟹搭配生姜,从口感上来说,蟹与姜醋是很好的配搭,而且姜属于热性,有辛辣味,可以祛寒温胃,姜中的姜汁还有杀菌、去腥和解毒的作用;在烹饪时,螃蟹可以搭配紫苏、姜、胡椒、陈皮等性热佐料进行调味,既可以暖胃,还有杀菌作用;从中医角度来说,蟹是大寒食物,胃肠虚寒的人吃蟹之后常会腹痛、腹泻,如果配上活血祛寒的酒,可以减轻或消除吃蟹后的不适感觉,但也要遵循适量原则。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新闻推荐
成都春熙路和德阳文庙广场设立官方售票点 今年看航展 免费乘车“一站直达”
你知道吗?从成都春熙路IFS前往四川航展只隔着一辆“直通大巴”的距离——为了更好服务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前往广汉观看四...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