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贯打唢呐本报资料图
贯打唢呐在乡村表演曹卫兵 摄
竹节鼓敲出新生活曹卫兵 摄
贯打唢呐在古镇表演本报资料图
贯打唢呐常用乐器本报资料图
◎川江都市报记者 汤骏/文曹卫兵/图
福宝贯打唢呐独具特色,誉称“古乐瑰宝”,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宝贯打唢呐是在福宝当地产生、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鼓吹乐。在“贯打唢呐”一词中,“唢呐”是指演奏的唢呐曲,“打”是指打击乐曲,“贯打”是指将鼓、锣、钵、梆等打击乐器组成的乐曲“贯”进唢呐曲中,也就是以唢呐主奏,打击乐器伴奏,吹打结合,浑然一体的美妙乐曲。
贯打唢呐是人们寻求欢乐、表达祝福、排遣忧伤的一种音乐形式,其演奏的曲目因悲、喜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场合演奏的曲目,有其系统性和顺序性,呈现出序曲、高潮、结尾的线条性,对场合的气氛具有调节作用。
贯打唢呐所使用的乐器多为乐师自制,主奏乐器唢呐由“油麦哨子”、“铜质吹管”、“木质音筒”、“竹编喇叭”四部分组成。哨子用油麦杆经日蒸夜露而成;吹管为铜材,上套牛骨削成的堵气片;音筒用枇杷木或硬杂木,以铁钎钻烙制而成;喇叭用竹丝编制,以牛皮纸用土漆、鸡蛋清裱糊而成。唢呐制作工艺原始独特,竹节鼓、竹梆等打击乐器同样极富原始性、生态性和民俗性。
由于福宝地域的封闭性和人文包容性,形成了贯打唢呐生态的原始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贯打唢呐是福宝先民音乐艺术创作的结晶,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辉,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新闻推荐
今年,是四川试点退耕还林还草第20年。作为四川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退耕还林还草行动,加速了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