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的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我国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已经5年,但市场反应较为“清淡”。“以房养老”为什么不叫座?遇到了什么问题?记者进行了广泛的走访调研。
■ “以房养老”是什么?
港澳游、德国游、北欧四国游,结束了几场“说走就走看世界”的旅行后,75岁的康锡雄和老伴去年搬进了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
“生活变化是天翻地覆,现在睁开眼就想着怎么花钱。”作为国内保险版“以房养老”首单客户,老两口在福利院的一居室里,说起了2014年参加“以房养老”后的生活。
康老向记者出示了保险合同,合同显示,近85平方米住房的有效保险价值约为274.4万元,两位老人每月共同领取养老金9118.12元。
幸福人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负责人赵水龙针对康老的合同介绍,这单业务基本流程是,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居住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继承人向保险公司偿还老人所领取的给付金本金及其5%复利,就不影响房屋的合法继承。
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4个城市启动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8年7月,银保监会将反向抵押保险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反向抵押保险业务总体运行平稳,为老年人提供了存量资产转换为养老资源的选择,让投保老人得到了实惠,是我国首个形成一定规模的“以房养老”金融产品。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6件,共有126户家庭186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1岁;人均月领7000余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过3万元。目前,共有幸福人寿、人民人寿2家公司开展反向抵押保险业务。
赵水龙说,幸福人寿“以房养老”试点以来,投保者中有一半是无子女家庭或失独老人,这项业务解决了老年人居家养老、增加收入、终身年金三大核心问题。
■ “以房养老”为什么不叫座?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5年,只有126件有效保单,市场反应“清淡”的原因是什么?
“以房养老”推广“难”,首先难在传统观念的束缚。赵水龙说,中国老年人缺乏主动改善养老的意识,养儿防老,资产后传,改变这个观念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这决定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更多体现为一种养老选择。”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中房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监事长孟晓苏2003年最先提出“以房养老”课题。他认为,“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规模不够大,主要问题出在供给侧,许多保险公司担心风险而不敢进入,但试点表明这项业务的风险是可控的。
“以房养老”业务复杂,跨了很多行业,存续时间长,需要承担很多风险。除传统的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以外,还增加了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房产处置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因素更为复杂,风险管控难度较大。“试点中要过许多‘坎’,做得慢一点、稳一点,趟路子,摸规矩,酸甜苦辣都尝了。”赵水龙说。
经济社会环境也是一大挑战。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反向抵押保险业务环节复杂,涉及房地产管理、金融、财税等多个领域,需要多部门协作推进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地。反向抵押保险业务发展走在了前面,而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或是一些不适应业务发展的规定。
■ 如何“破难前行”有益老人养老?
安享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晚年是每一位老年人期望的生活状态。“以房养老”有没有发展潜力?如何“破难前行”帮助老人颐养天年?
(据四川在线)
新闻推荐
访谈嘉宾:省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记者: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