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历史⑧ “AA制,快餐,自助餐,酒吧”,这些源自外国的餐饮形式,其实在川菜的历史上,都有各自的影子。
你知道中国最早的快餐出现在什么朝代吗?以前川菜馆里的自助餐和AA制跟现在又有什么不同?火爆全国的“成都小酒馆”过去是啥模样?
以前的川菜业其实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自助餐厅和酒吧。但是有一种小酒馆,不仅就餐方式与现在的“自助餐”极为相似,还承担了如今的酒吧在满足人们社交方面的需求,这种小酒馆就是上世纪70年代前,四川各地都有的“冷酒馆”。
什么是冷酒馆呢?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这里售卖的酒和菜都是冷的,四川人喝酒一般都不用加热,“酒冷”好理解,菜冷呢?是指下酒菜,大多都是花生、香肠、卤猪耳朵、卤猪尾巴和五香豆腐干这些凉菜。
冷酒馆的空间一般不大,摆两三张小方桌,八九根长板凳,和一张长条柜台,柜台后面的墙边放着一坛坛陶瓷酒坛,酒坛和柜台之间的空当就是老板的操作空间。
老板先把香肠、卤菜、豆腐干这些下酒菜堆在柜台的一头,再在柜台另外一头的菜板上把这些下酒菜切成一份一份的,放在柜台中间。等客人上门,想吃什么自己就在柜台上选,想喝什么告诉老板就行。
因为冷酒馆一般都没有专门的服务员和厨师,店里的所有工作都由老板一人承担,所以一旦遇上生意好的时候,酒和菜都需要客人自己去柜台上取。这么一说,是不是跟现在的快餐店有些像呢?
别看冷酒馆酒冷、菜冷,店面简陋,前前后后就老板一个人唱“独角戏”,但这里却是一个有着美食和人情味的地方。
先说美食,冷酒馆里最有特色的下酒菜是五香豆腐干。这种豆腐干一般挂在店堂横梁大小不一的皂角树枝上,既可以展示,又方便晾干水气,越挂越香,还在客人身边晃来晃去,很是吸引人。
冷酒馆一般都是没有店名,也不挂招牌的,但是由于五香豆腐干太受食客们欢迎,有些店家就把豆腐干挂在门口,人们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冷酒馆,能喝酒,就跟现在一些酒吧在门口放很多啤酒瓶一样。
说完了美食,再来说说人情味。冷酒馆服务的顾客大多是回头客和附近的街坊邻居,店主和顾客之间都是熟人,关系非常随和,所以跟现在的AA制一样,客人的酒菜钱都是各付各的,彼此之间没有不必要的礼节。
加上冷酒馆销售的酒菜也不贵,一杯酒、一碟菜就可以一边吃,一边聊上一两个小时,吃完不走继续聊,老板也不会介意,如果生意不忙,老板还会跟客人一起摆龙门阵,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冷酒馆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当时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它却是人们放松、休息、社交的重要场所,四川人生活的安逸、悠闲就在一杯酒、一碟菜里慢慢晕开,勾勒出一幅天府之国“市井风情”的美妙画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新闻推荐
(2019)川15民破字第1-10号申请人:四川紫牛置地有限公司管理人2019年10月23日,四川紫牛置地有限公司管理人向本院提出申请,称四...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