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新华社发
◎由我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有25个,其中1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涵盖轨道交通、灾害预警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
◎我省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获奖,其中由我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有25个,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现代农业、轨道交通、灾害预警等重点产业领域。
具体而言,由我省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11个,其中2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张小松教授团队完成的专用项目,以及西南交通大学何川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
由我省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14个,其中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参与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项目,拿下2019年度仅有的3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的1个。
除了获得“高含金量”的特等奖、一等奖外,今年我省再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上有所斩获。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章毅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神经网络的若干关键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度是四川的“软肋”。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四川无一项目获这项侧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项。2018年度我省2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度与之持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负责人介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更多研究一般性、规律性问题,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四川获奖情况说明,我省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四川日报记者熊筱伟
新闻推荐
515创窟艺术季今日开园 515艺术创窟开园吸引全国30余家媒体
记者提问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媒体见面会80余名艺术家近200件作品齐聚达州本报讯1月9日,记者从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