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天化防控生产两不误,为农业生产送去“及时雨”。本报记者 杜玉青 摄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2月18日上午,一辆装有30余吨尿素的“春耕物资保障车”缓缓驶出泸天化港口尿素码头。与此同时,3辆载重40吨的货车正在装载货物。一袋袋尿素将运往云贵川各地,为疫情期间的农业生产送去“及时雨”。
春耕备耕在即,作为农资生产企业,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防控、生产两手抓,确保春耕备耕化肥需要。
生产不停摆
每日产出尿素2000吨
测量了体温后,记者才进入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厂区内机器轰鸣,自动化装置有序运转。在总控制室内,5名戴着口罩的技术工人在电脑前紧盯各机器的每一运行环节。他们身后的展板上,贴有一张体温监测表,详细记录着近段时间每位人员的体温情况。监测表旁,是调度室各个区域的每日消毒记录。
“春节期间,公司尿素满负荷生产,截至目前共产出5万多吨尿素,用于支持春耕农业生产。”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夏尚林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公司每日坚持24小时生产。1月7日,公司所有装置经过检修后,全部复工复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保证员工安全的前提下,公司正常生产。而这意味着,从生产到包装再到运输,每一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都不能有丝毫疏忽。
在包装车间,30多名工人分布在3条生产线上作业。每天有2000吨至2500吨尿素从这里包装运出。
包装车间三班班长陈涛告诉记者,自泸州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员工每天进出大门必须测量体温,平时佩戴的防尘口罩更换为医用口罩。大家错峰用餐,避免人群聚集。各个工作场所每天定时进行消毒。公司做足防护措施,保质保量完成近期生产任务。
运输不受阻
化肥送到农户手中
按往年的情况,春节后至三月前是尿素生产、运输高峰期。今年,因为疫情管控严,运输成了老大难问题。这一情况在近期有了好转。“2月15日以后,运输条件有明显改善,公司化肥已能送到村镇经销商处,再由他们送到农民手中。” 夏尚林说。
12日,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畅通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通道,不得拦截蔬菜种苗、仔畜雏禽及种畜禽、水产种苗、饲料、化肥等农资运输车辆。这一政策的实施,货运司机马兴贵感触颇深。(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欧阳亚丽)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市中心血站认真落实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切实保证现阶段应急血...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