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纪实人文频道 纪实人文频道在这个一切似乎都停滞了的春节,有些事情并没有停止。
我已经憋了很长时间。我总是在想,作为记者,没能去一线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
现在我知道了,答案就是尽我们所能,去维系一种正常。
2020年2月10日,春节假期后上海复工第一天的虹桥火车站。返程的人流不如想象中的汹涌,但当戴着口罩的人群拖着行李箱向我逼近过来的时候,我还是本能地往后退了几步。
返程几天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显示,火车站和地铁站都是高危场所。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是有点害怕的。就在要出发拍摄前,还犹豫过。
反倒是我妈,在知道我要去拍摄“地铁防疫”的报道后,说了句,“你想去就去吧。”
到办公室碰到摄像米叔和录音白寒,也同我说,“没事的,不用担心我们,做好防护就好。”
本片导演:戴诚娴
这个二月,感觉整个日常生活被连底抽掉,工作停了,学校停了,商店关了,娱乐业关了。越是在这种时候,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
高煜,年轻的上海地铁虹桥火车站站区车站站长助理,犯着鼻炎,坚持值守在岗位上。
王立贵,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基地车辆保洁员,为了让同事们过年能有换班回家的机会,他已经连续17个春节留守岗位。
2003年刚从事这份工作就遇上了“非典防疫”,“这次的防疫形势更严峻,好在我们也更有经验。”说完,就背上了30多斤的消毒药水桶,这一夜,他要负重走上万步。
谢斌,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基地车辆保洁员,我们的拍摄耽误了保洁员们不少当晚的工作进度,脏水不慎溅到了谢师傅的脸上,非常时期,我紧张地让他赶紧用清水冲洗,谢师傅却一再示意没有关系,别耽误了我们的拍摄。
还有很多我没来得及拍进片子,但很想感谢的保洁员们。
周代平,上海地铁五号线平庄基地车辆保洁员,去年第二届“进博会”期间,母亲病危,他没能赶回四川见老人最后一面,今年春节,又因为防疫工作紧张,推迟了回家陪伴生病老父亲的计划。
当我在拍摄前战战兢兢地戴上两层口罩,回到办公室用酒精棉花把随身物品消毒好几遍,紧张得橡胶手套里全湿了的时候,总还有这些高大的普通人,竭尽所能地按部就班,在我们“尽量避开”的一线,和未知的危险相遇,不动声色地对抗短缺和紧张,只为给乘客们提供安全的地铁乘坐环境,尽量把生活靠近往日的样子。
我们的生活也因为他们得以正常运转。
今天出门的时候,发现路边的树开了小花。我搭上二号线地铁,上班。
文末有彩蛋,送上上海地铁工作者二代——小小地铁人们的祝福。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携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于2020年2月11日起晚间20:55,将在纪实人文频道陆续推出抗击疫情系列微纪录片《城市的温度》,敬请关注。
《城市的温度·下一站》
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上海市文明办
播出2月11日起20:55纪实人文频道陆续推出《下一站》编导手记
地下上海的守护者们
本片导演:戴诚娴原标题:《上海地铁人:下一站,春暖花开!》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发布四川省新增7个低风险县市区新增确诊病例0新增治愈出院24新增疑似病例2新增死亡病例0低风险县市区123中风险县市区59...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