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杉
蚕桑产业是四川省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截至2019年,全省现有桑园面积220万亩,蚕桑丝绸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
眼下气温回升,桑树已经开始萌发,正是春季桑园管理的关键时期。目前四川省桑园管理情况如何?农户该如何做好桑园春季管理?3月1日,记者采访了桑树种植大户、企业和农业专家,听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
现状
春季气温回升
菌核病易发
2月28日,春光明媚。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合兴嘴村村民刘先生,已经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了。“今年的气温高,桑树抽芽比较早。但是我还没有进行春管,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求助道。
嘉陵区有“中国桑茶之乡”之称,拥有千年栽桑养蚕史和成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2009年,为了帮扶村民脱贫,大通镇建立了以‘果桑+茶桑+蚕桑’为主导产业的现代蚕桑产业园,带动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该镇党委书记孙丽对记者表示。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解到,由于疫情影响,四川省在桑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上普遍滞后。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党委书记刘刚研究员表示:“四川是我国最大的果桑产业主产区,多数果桑园由于栽植较早,病原积累较多。加之种植密度较大,桑园通风透气差、湿度大,桑椹菌核病和桑椹浆瘿蚊高发易发。早春时节,正是桑园病虫害管理关键时期,桑园春管对后期的桑葚产量影响很大。”
支招1
果桑管理
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
“春季管理要分树种和用途来进行管理。桑树种植大概分两种:一种是果桑,桑葚既可作为水果鲜食,也可用于桑葚酒、桑果汁等食品加工;另一种是种桑养蚕,主要用于养蚕和丝绸加工等用途。”刘刚表示。
那么,对于种植果桑的农户来说,应该如何管理呢?
刘刚说,根据防控技术和实施效果,果桑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正确使用化学防治的防控策略。在果桑未开花前期,主要采用农业和物理防治,使用时间为2月下旬到3月初。
“农业防治要做好及时修剪、清洁桑园、及时翻耕、开沟排水等措施。物理防治要做好地膜覆盖和摘除病椹等措施。2月中下旬至3月初,桑芽脱苞前,对果桑园及其四周进行黑色地膜全覆盖,用于阻隔子囊孢子侵入桑花,抑制杂草生长。在桑椹菌核病发病期间,定期巡视桑园,摘除和清理病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刘刚表示。
当采用农业和物理措施之后,果桑病虫害防治的最后一道“关口”就是化学防治。刘刚建议,化学防治要尽量少采用,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观察桑树发育情况,在桑树开花期间进行药剂防治。对桑树生育期不整齐、花期较长的果桑品种,应在初花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分别用药1次,每次用药间隔6~8天。
支招2
桑园管理
推行高效省力的生产技术
除了果桑种植之外,种桑养蚕也是桑树的另外一大用途。做好蚕桑春季生产工作,对保障四川省蚕桑生产和农户稳定增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果桑春管有所不同,桑园春管应围绕规模化、集约化、轻简化做文章,积极推行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技术。”刘刚表示,具体技术包括修枝整型、栽植补植、嫁接补接、树型养成、春耕施肥、疏通沟渠、防病治虫等七个方面。
刘刚建议,要抓紧时间剪伐修枝,同时切勿随意把修剪的枝条丢弃在田间地头;春季新栽植桑树最好在2~3月进行栽植;嫁接工作也务必在3月上旬之前完成。
对于具体修枝整形技术,刘刚建议,按照主干离地面25厘米左右剪伐定干,发芽后留2~3根健壮枝条培养成第一级支干。6月上旬左右,剪伐定一级支干,培养第二级支干,来年剪伐,养成丰产低干树型。
刘刚告诉记者,春耕施肥最迟在3月上旬前完成,丰产桑园春肥施用高氮型复合肥40~50公斤/亩。
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刘刚建议要及时疏通沟渠,重点做好防病治虫等工作。
新闻推荐
(上接A01版)“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复工复产重要的要素保障。”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黄晓东说,为帮助重...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