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制的“每日体温记录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泸师附小城西学校学子持续关注着疫情发展,研究性学习仍在持续。
低年级持续探究“今年过年,为什么不能出门玩?”他们围绕着“在家,我们能做些什么?”等问题,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制作日常作息表,为家人设计“每日体温记录表”,学习如何戴口罩、正确洗手,制作提示标识。 他们搜集信息,了解哪些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做了贡献,并通过画、写等方式向“心中最可爱的人”致敬。 一系列研究活动的开展,让低年级的孩子们在关注自我、家庭的基础上,关注生活和社会,逐步培养起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中年级继续探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什么各省市、国家启动一级响应?”他们学习各级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了解这场全民战役中政府部门提出的举措。收集整理数据,了解全国捐款、捐物与投入的医务工作者等信息。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国家职能部门、各大城市、四川省、泸州市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是如何做的,同时也从个人层面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并开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合理规划生活物资购买。研究由大及小,提升了收集、阅读、分类整理信息的能力,了解了这场全民战役中的各个行业和个体,掌握了预防传染病的常识,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过预测和规划,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更深层次培养家国情怀。
高年级在“世界卫生组织为何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问题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观看新闻发布会,学习摘录关键信息和内容,持续统计疫情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次数、主题、问题等,关注历史上的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通过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的赞赏,反观中国的防控措施,初步理解国家是如何践行“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初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搜集和整理历史上其它传染病资料,初步了解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通过系列学习了解,初步学会反思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共生的问题,初步确立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围绕疫情的项目式研究还在继续。让学生摆脱简单的线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起“全局性思维”,是城西附小课程建设的价值指向。高质量的整体建构,让学生透过疫情研究,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让家国情怀根植于心。同时也生成涵盖语言、艺术、信息、社会品格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
何小梅 川江都市报记者 王彦容
新闻推荐
四川省首次通报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 境外人员入川 三查三排一转运
家庭与生活报讯(记者白华宇)3月18日上午,省卫生健康委通报称,四川省新增一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这是四川通报的首例新冠肺...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