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平)记者18日从省林草局获悉,该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做强科技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和林草生态“三业”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每年开展林草科技行动100场,转化推广成果20项,培养林草能人(土专家、“林”秀才)2000名,培训林农(牧民)10万人次。
林草生态“三业”是指特色生态产业、大众生态创业、稳定生态就业。四川贫困地区拥有全省73%的森林和全部的草原,林草资源禀赋与贫困人口分布高度重叠。“三业”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科技起着支撑引领作用。为此省林草局印发了上述《通知》,提出了以下四点工作机制:
打造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新模式,加强高校院所与地方的联系,提高成果转化。利用已有的林业示范园区、良种基地等开展科技服务。创新科技服务评价机制,把科技服务成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成果评价、项目申报的重要业绩并予以倾斜。打造“三业”工程的特色数字平台。
《通知》提出,构建省、市、县分级首席林(草)技推广专家、林(草)技指导员、责任林(草)技员和社会化林(草)技人员相结合的林草科技推广体系。
依托产业园区、优质景区、入口社区三大平台,多方位引导实施大众生态创业工程,继续组织开展“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借鉴“全省林木种苗嫁接技能比赛”“全国首批100名林草乡土专家受聘”等选拔乡土人才的新模式,积极发现、培养和使用乡土技术人才,为生态就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新闻推荐
当复工复产遇上疫情防控,如何才能依法有效解决矛盾纠纷?日前,司法部围绕疫情中的劳动争议、住房公积金缴纳等突出问题发布律...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