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四川首个专业痛风博物馆临床科研阶段性成果报告会在成都风湿医院召开。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痛风已成为威胁中青年男性的健康“杀手”,其中“痛风肾”晚期严重可发展至肾衰竭最引人注目。然而因大众对风湿免疫疾病未产生足够重视,因疾病引起的致残、致瘫仍时有发生。
从单纯诊疗到临床科研并举
据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科门诊主任陈建春介绍,医院凭借着近年来积累的庞大的痛风治疗病例数据基础,于2016年建立了四川省首个专业痛风石博物展览馆。根据近四年间对痛风患者病例、痛风石标本的收集,目前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甘孜州藏医学院合作开展“风湿类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长贵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痛风石患者基因的相关研究”等科研项目。
临床科研让痛风诊疗更精准
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近两亿,其中痛风患者已经超过8000万人,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肆意吞噬着人们的健康。
此次报告会上,成都风湿医院科教部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就诊痛风患者中,33.33%患有痛风石;2018年就诊痛风患者中,40.34%患有痛风石;2019年就诊痛风患者中,49.59%患有痛风石。未进行治疗的痛风患者中,7%因骨质破坏,3%因肾衰竭,10%因高血压,10%因糖尿病,50%因不重视病情,20%其他原因。大多数痛风患者早期表现是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程长及反复发作者常表现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由此,通过对痛风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等研究,探索痛风诊疗新技术、新方法,让痛风患者更好更快的回归正常生活,已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闻推荐
四川省首次出台“五大创建”规范性文件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本报讯(记者吴浩)省文明委近日印发《四川省...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