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5+1”产业求才若渴 四川省打出“引才育才聚才”组合拳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21-01-25 06:4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黄晓庆 实习生 赵明君) 加强人才支撑,是推动四川工业“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然而,当前四川省有涉及“5+1”现代产业体系及文旅、建筑产业的655家单位、918类岗位存在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总体呈现“面广、量大、不稳定”的特点。

“5+1”产业作为四川省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其人才紧缺问题如何破解?

近日在蓉召开的四川省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政策通报会上,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赖荣,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周海琦就四川省现代工业“5+1”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状况和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引才育才聚才进行了介绍。

“5+1”产业人才现状如何?

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10余类最为紧缺

会上,据赖荣介绍,聚焦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及大力发展文旅、建筑产业有关部署,省人社厅牵头编制了《四川省现代工业“5+1”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编制报告》。

据了解,该报告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文旅、建筑七大重点产业为主研方向。

据统计,全省有涉及“5+1”现代产业体系及文旅、建筑产业的655家单位、918类岗位存在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总缺口6382人。总体呈现“面广、量大、不稳定”的特点,且产业间程度不一、地区间分布不均。

从产业分布上看,缺口前三名分别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和建筑行业。其中装备制造业183家单位233类岗位缺急需紧缺人才2137人,食品饮料业128家单位179类岗位缺急需紧缺人才1243人,建筑行业84家单位100类岗位缺急需紧缺人才754人。

从急需紧缺岗位需求看,与产业直接相关的专业技术类人才是“大头”,同时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态人才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绿色职业人才也占一定比例。

从产业人才紧缺职业上看,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及文旅、建筑产业领域的重度紧缺人才集中在93个职业。其中,最为紧缺的职业是: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制油工和计量工程技术人员、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技术人员、环境卫生工程技术人员、物流工程技术人员、能源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物流服务师、大地测量员、摄影测量员、工业废水处理工、发电工程技术人员。

从地域分布看,“人才需求最旺盛”排名前三的城市是成都、南充、宜宾,总缺口数分别达到2793人、552人、535人,在全省的占比为43.76%、8.65%、8.38%。其余各市州总缺口数为 2502 人,占比39.21%。一定程度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越好,则人才需求越大”的规律。

怎样“引才育才聚才”?

建强平台、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跟踪支持

人才急缺怎么办?事实上,四川省已积极着手破题。

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加强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涵盖了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建强产业人才集聚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企业人才薪酬激励等方面内容。

“《十条措施》出台后,经济和信息化厅紧紧围绕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制定政策措施,细化工作方案,大力支持、引导企业育才、引才、聚才。”通报会上,周海琦就相关政策举措作了解读。

园区是平台的依托,平台是聚才的载体。四川有省级以上产业园区134家、市级以下产业园区60余家,具有很好的人才引进基础。建设院士(专家)产业园,是四川推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周海琦表示,为充分发挥入园人才的作用,四川省将继续实施院士(专家)产业园创建工作,重点聚焦“5+1”产业发展需要,每年新建10个,对获批的园区将授牌“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并从省级工业发展资金中给予每个园区300万元的资助,引领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认定“院士(专家)产业园”如何考量、对入选园区除给予经费资助外还有哪些配套支持政策?

据了解,凡是经开区、高新区、农业园区、文旅园区、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等,只要有一定基础条件均可申报创建“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评选工作会从院士(专家)数量、专业领域、合作类型、产生效益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

对新认定园区,除一次性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外,其园区、企业、院士(专家)及其团队还将获得优先推荐评定和各项省级、县级财政资金等配套政策支持。

同时,周海琦还表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推动重大创新成果在重点产业园区、企业落地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或核心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支持。

一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要方向,大力实施产品换代、生产换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工程,加快制造类企业智能化改造,不定期开展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工作,推动制造业人才引进培养,使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根据国家支持建设资金额度给予一定比例的专项奖补,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1000万元专项补助。

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引进高层次人才成本高、留住人才难的问题,在省人才办的指导下,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共同开展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或核心成果转化的跟踪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等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或者核心成果转化,在三年内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1亿元、2亿元的,综合质量效益情况,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的奖励。

此外,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坚持规划引领,瞄准产业发展,在制定《四川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四川省“5+1”重点企业培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规划和政策措施时,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新闻推荐

从“如是我闻”到“如是我文” 王晓阳先生《如是我文》漫谈

□李宝山(昆明)这是一篇寄生文章,宿主是王晓阳先生的散文集《如是我文》。据王先生此书《自序》所说,书名取“如是我文”,是由...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5+1”产业求才若渴 四川省打出“引才育才聚才”组合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