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有助于当下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对于推动经济内循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有重要作用。”省政协委员杨志萍认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为实现“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她建议,要因地制宜兴建乡村文化体育中心,助力乡村振兴。
在前期调查中,她发现农村文化体育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文化场馆和体育设施建设较薄弱,农村文化艺术、体育素质亟须提高,人才有待挖掘等问题。
为此,她建议将乡村文化体育中心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之中,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由有关政府部门牵头做好具体规划,根据居民人数设计几套适合农村的乡村文化体育中心标准样式,预算和安排资金。同时,分乡(镇)、村两部分,分阶段分步实施。比如,第一阶段,可在四川省乡村规划重点县、乡镇和村开展。第二阶段,在前阶段未覆盖的地区开展。此外,她还提到,要动员社会群众广泛参与,根据群众需求和现有文化体育设施设备、用地规划、人居位置等情况,共商拟建文化体育中心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动员社会和群众参与建设的机制,向有关部门申请,获批后有序实施。
该提案中还指出,要建立县级统管和乡村负责的文化体育中心运营维护体系,开展各类培训、竞赛活动。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参加运营,形成农村新的服务项目和产业。引入文化、体育专业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开展各类培训,引导村民参加培训,持续为当地群众服务。还可由县级有关单位牵头,于每届农运会之前举办竞赛活动;每个乡村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文艺汇演、体育竞赛活动。
本报记者 王琳黎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廖振杰)1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商务厅获悉,农历新年将至,四川省商务厅将积极围绕“三个一”保障群众安心过...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