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督幕谭锦,西关人氏。有一天,忽见一件公事上面,却是已故广东第一富商潘仕成之子潘国荣在西关正式开张珠宝瓷器行请张之洞赴宴的请帖,连忙前去请示。
因送儿子前往美国留学而引起朝中一片大哗的张之洞,近日又晓知儿子学习成绩平平,正大伤脑筋,听谭锦所言,便反问道:“你认为我该不该去?”
“国荣其人也是举人出身,做的又是正行生意,商誉颇佳。潘家常多次捐款赈灾。为方便广州学子上京考试,他将自置在北京宣武门的私宅作为会馆,又捐资白银万多两修葺成广州贡院。”
“我记得,在道光八年,潘仕成曾购买了一批牛痘苗,运到北京,在南海会馆开设牛痘局,由广州医生余心谷主持,为北京居民免费接种牛痘,影响巨大。”张之洞吩咐道:“近日胸闷肋隐痛,心情不佳,你前往潘国荣处,请他推荐一位当地名医前来与我闲叙。”
谭锦领命而去。
西关,南邻珠江航运中枢白鹅潭,自宋以来一直是广州的重要城区。
十八甫爱育街。
潘国荣寓。高檐深宅,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中西合璧,至为精美。
向是通家旧好,不用通报。
“谭兄满脸笑容而来,定然总督赏光无疑了。”潘国荣一脸富态,笑容可掬,举止斯文淡定,忙起身恭立,唤仆人端茶送烟。
“传总督话,他近数天胸闷肋胀,茶饭不思,希您请一位知名儒医前去。”谭锦突然想起道:“听说赴京出诊的覃士奇前几天已返羊城。”
“其实,邓华熙当日第一推荐的是早在三十年前已誉满省城的韦惠卿,谁知已八十晋一,只好荐挚友覃士奇,其实,此时此日,能领风骚者当数惠卿之子廷舒了。”
“反正您交游广,识见多,您说了算,总之越快越好。”
“明天如何?”潘国荣转向,“早闻总督深得朝廷倚重,张公身世,可否赐告一二?”
“且听不才道来。”谭锦用茶润了润喉咙,津津乐道,“张总督字孝达,号香涛。父亲历任知县、知州。他十三岁中秀才,十五岁已是乡试举人第一名,一时名噪京师。二十六岁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他先后任湖北、四川学政,浙江、四川乡试考官。曾任山西巡抚,接受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关于开发山西的建议,设立洋务局,敢作敢为。”
“我记得张公来穗后,在越秀山修建了三君堂,那是历史上入粤名人虞翻、韩愈和苏轼,他亲自作联。”
“总之,此次总督初会粤省名医,可要交与老兄身上的了。”
“不在话下。”潘国荣一直送出大门口,点头作别。
夜色初上。
韦儒宾小心翼翼地举步进房,只见老祖父犹如老僧入定在一张黑色紫檀躺椅上,似是睡着,也像是闭目养神。
“是士冠吗?”韦惠卿缓缓睁开疲惫的双眼。
“系,阿爷。”儒宾熟练地把一个枕头放置在躺椅上,并在茶盅斟了些开水,双手把盅稳稳地放在祖父已颤巍巍的手上。
“你今年几岁了,阿爷的记忆力比以前差多了。”
看着从小对自己言传身教的日渐衰老的祖父,儒宾心如灌铅,连忙答道:“阿爷,我已十五有多了。”
“你要生性做人,千万唔好被人睇低。”韦惠卿习惯把双手合拢放在腹部前,不紧不慢地道,“我老了,不中用了,你背《脉要歌》的开头给我听听。”
此时见阿爷心情不错,韦儒宾连忙打起十二分精神,童音未改道:“脉有三部,部有三侯。逐部先寻,次宜总究。左寸心经火位,脉宜流利洪强……”
“停,且背诵《金针赋》之尾段。”
“述自先圣,传之后学,用针之上,有志于斯,果能洞庭湖造玄微,而尽其精窍,则世之伏枕之荷,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矣。”
“不是精‘窍’是精妙,记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读书务当知其言,更知其所以言。”
素知祖父平日和颜悦色,但谈医理,却是一丝不苟,要求甚严。韦儒宾不由吐了吐舌头,连忙站起,挺直身子。
“坐下吧!既要上书院读书,下课又要苦诵医书歌诀,‘不受苦中苦,怎为人上人’。”韦惠卿似对孙儿,又似自言自语地念念有词。(7)
新闻推荐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2020级”熊猫宝宝集体亮相贺新春
这是2月3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卧龙神树坪基地拍摄的大熊猫宝宝。新华社发(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供图)中国大熊...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