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第十二届省运会在遂宁举行,开幕式上,一个个由群众当主角的民俗表演博得满堂彩,其中一个节目格外“扯眼”,那就是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船山桃子龙。
与一般舞龙表演不同,船山桃子龙的龙躯由一个一个桃子组成,桃子之间各不相连,桃子龙也因此被称为“脱节龙”。在龙头的引领下,表演者统一动作,往来穿梭,“脱节龙”展现出龙在云海里翻腾、沉浮之势,正如民间俗语所言:“桃子龙,各耍各,穿来穿去脊连着。”
据记载,船山桃子龙是遂宁传承千年的民俗舞蹈,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明清时日趋成熟。为什么要用桃子作龙躯呢?相传,川北一带的“娘娘”会,各家各户均要上庙献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后来将献桃与舞龙两个祈福的活动相结合,在观音会和元宵灯节活动时,人们将竹编扎彩饰的桃子组合成一条龙进行表演。表演时,一般由一人持宝戏龙,一人举龙头,一人举龙尾,6名男子各持一节桃子龙身舞动,另有8名女子拿两朵“云彩”于龙身两侧逗引,这样富有特色的套路将桃子龙的柔美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船山桃子龙已经成为遂州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人们在传承的同时也一直在创新桃子龙的表演模式,从几个人耍,发展到几十人几百人都可以耍,但表演还是遵循舞蹈原生态的八个套路,包括 “玉女献桃”、“桃龙出宫”等。本报记者 任鸿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任鸿10月15日,遂宁市人社局对外发布消息,面向全国招聘3名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对象为从事规划、审计方面的政府“高级主管”。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此次遂宁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邀请了重庆的...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