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发展核——
8月以来,位于船山区圣莲岛的世界荷花博览园,总是游人如织。每到周末,来自周边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到遂宁赏荷花拜观音。
眼下,世界荷花博览园成为遂宁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助推遂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以世界荷花博览园为代表的现代文旅产业快速崛起,正是船山新常态下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遂宁提出的“发挥优势、干出特色、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作为市区同城的船山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发展核,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9%。
以优势集聚推进科学发展
船山和全省大多丘区城市一样,面临着“地下无资源、地上缺资金”的发展瓶颈。
当前,面对经济新常态,在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出后,遂宁市委要求船山建设全市经济核心增长极。船山如何立足区情,破解发展瓶颈,在新常态下实现自身发展的再次跨越?
在遂宁市委副书记、船山区委书记郑备看来,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财力弱是船山最大的区情,但在历届区委的带领下,船山也具备后发优势。“船山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立足丘区实际,突出比较优势,实现后发高起。”郑备说。在她看来,“成渝黄金节点的交通区位、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就是船山发展的比较优势。”
船山是成渝之间重要的节点市和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建区以来,船山始终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内畅外达的枢纽新优势。
目前,船山已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铁路106公里,高速公路169公里,成南、遂渝、遂绵高速公路和达成铁路、遂渝快速铁路贯穿全境。
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完善,船山形成了城区与全区乡镇20分钟交通圈,与市内其他区县30分钟交通圈,与成都重庆及周边大中城市90分钟交通圈。
成渝黄金节点,也让船山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优势。以船山为中心,覆盖了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及20多个地级市和100多个县城,总人口1亿多。
环境也是生产力,船山以环境优势集聚发展资源。
在提升生态环境方面,船山充分利用船山的自然生态本底,不断提升生态山水城市品位,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10余张国家级品牌。
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船山完善项目代办和导办员制度,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运行,建成创业环境优、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的创业理想地。
在创优社会环境方面,船山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平安船山建设,营造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发挥优势,主动作为,船山收获了真金白银。
今年5月,遂宁首个现代物流园——远成西部物流园在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正式投入运营。
长期以来,远成集团被誉为中国物流业界民营企业的“航空母舰”。然而,这艘“航母”为何驶入了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除了看好遂宁的交通、区位等大环境,更重要的是遂宁让我感动!”董事长黄远成揭开“谜底”。
黄远成说,自项目入驻后,市区领导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落地建设、竣工运营、产生效益。
目前,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建成面积达18平方公里,引进包括3家世界500强企业及8家上市公司在内的重点项目98个,吸引投资663亿元,连续两届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
后发高起、绿色崛起。船山初步形成以现代物流、现代文旅、现代制造、现代农业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
以改革创新促进加快发展
“没想到这么快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市民邓均准备在城区开一家餐厅,他向工商部门递交了办理营业执照的材料,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竟然在短短半个小时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这样的速度,得益于船山实行的“先照后证”工商登记改革。现在,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和营业执照的办理同步进行,为创业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改革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今年1-8月,船山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367户,新发展各类企业491户(含农专社14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5.8%和23.3%。
在船山区区长曹斌看来,船山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驱动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船山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破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活发展的内在动力,积蓄强劲的发展后劲。
重点抓好涉农资金整合打捆下达农业项目资金、扩权强镇、法人治理结构、工商登记先照后证、集团化办学、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等省市改革试点,涉农项目打捆试点工作通过省市验收,资源均等化办学取得初步成效。
改革创新,活力倍增。
沟渠纵横、路网交错……走进船山区永河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幅现代农业发展宏图徐徐铺开。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船山区按照“整合项目、集聚资金、集中投放、整体推进”的要求,将涉农资金打捆集中投放到永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并指为拳,力量大增:永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投资3.6亿元,累计入驻现代农业项目27个,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5000余亩,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468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22.9%。
以民生改善实现和谐发展
走进船山区复桥镇冬春村,新修的村道路,在一片红土中格外醒目。
去年以来,船山区按照“统筹规划、产路结合、提升功能、支撑发展”的原则,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启动了村道公路畅通工程建设大会战。
截至目前,船山已全面完成272公里村道水泥路建设任务,新(扩)建农村道路307公里,全区村道水泥路已达1004公里,村道通畅率达100%,社道通畅率达86%。“以前赶场遇到下雨必须穿筒靴,村道路修好后,穿上布鞋就可以上街。”谈起村道路修好后村里的变化,冬春村党支部书记陈勇笑言。
除了方便群众出行,路修好后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也选择回家创业。村民陈鹏以前在浙江打工,去年回家看到村道路修好了,于是买了辆东风货车跑运输。“除去油费等,我每月纯收入近万元。”陈鹏笑呵呵地说。
船山区坚定地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尽管财力薄弱,但在民生支出上却是“大手笔”,每年民生资金投入增速超过20%,占全区财政支出的70%以上。建区以来,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近百亿元,人民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难题逐步得到解决。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加大教育投入,改造城乡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热”难题,采取“名校+新校”、“优质学校+潜力学校”的模式,组建教育集团,以提升新校、薄弱学校办学水平,让群众均等化享受优质教育服务。
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防洪及城市内涝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
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力度,建立全民创业基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孵化园(基地)、产业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者个人等落实财政奖励、补贴等支持政策。
面对经济新常态,船山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六大兴市计划”。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抢抓加快发展成渝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等机遇,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全力推进枢纽畅通、产业升级、城乡一体、环境提升、幸福民生、依法治理“六大建设”。努力把船山建成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发展核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城乡一体的先行区、依法治理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新常态下新跨越。一幅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优美画卷,正在船山大地上徐徐展开。
□刘铁图片由船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近年来,船山区大力发展‘交通扶贫\’,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沥青路通向偏僻山村,彻底改变了船山群众‘出行难\’,也为当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9月15日,遂宁市船山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廖锦标如是说。...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