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模式创新
经开区农贸市场“变脸”迎检
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检验城市环境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随着遂宁市创建文明城市号角的吹响,经开区对辖区农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7月23—25日,记者对经开区龙桥农贸市场、嘉兴农贸市场、川中大市场、富源农贸市场、南坝农贸市场、九莲农贸市场6个农贸市场进行走访,发现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不仅环境更优美,经营户的诚信和服务意识也有了大幅提升,成为文明创建中最鲜活的缩影。
菜上架、肉上案、鱼入池
市民采购更加舒心放心
“以前进来地板到处湿漉漉的,很脏还黏脚,现在好干净!”23日早上9点多,市民张爱萍就提着菜篮子来嘉兴农贸市场买菜,只见蔬菜整齐摆放上架销售,案板上的猪肉干净,池子里的鱼鲜活……
张爱萍所在的嘉兴农贸市场,位于南兴街,周围医院学校较多,人口密集,对这个“人气”菜市场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市场升级改造后,不仅功能分区更加明晰,同时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杜绝占道经营。”据经开区工商分局负责人介绍,升级改造后鲜肉销售区内设置内脏存放池,污水和杂物都被阻挡在摊位内。同时,肉摊位设置动物检疫证和价格信息公示牌,配置专业砧板和封闭式垃圾桶。市场内,污水横流、臭气熏人的现象将不会再有。
为临时摊贩提供“场地”
应季时鲜不再打“游击”
一筐筐鲜嫩的豆角、顶着花苞的丝瓜、新鲜的土豆……24日早上7点不到,川中大市场早已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作为市城区大型蔬菜批发销售市场,新鲜实惠的蔬菜每天都从这里输送。
“蔬菜新鲜得很,价格还比外面便宜了三分之一,我们都来这里买菜。”家住上江城小区的贺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这里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车多人多垃圾多,一度成为市民眼中又爱又恨的“卫生死角”。
从过去的“卫生死角”,到眼前的文明窗口,川中大市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最令人头疼的占道经营又是怎样解决的?面对记者的疑问,市场负责人表示,针对占道经营的临时摊点,经营秩序混乱,现在市场里专门开辟了“农特产品专区”。许多周围的农户和果农都可以将蔬菜和水果运到专区进行销售,只需少许摊位费,农户们就能有自己的摊位,实惠又卫生。
落实每日巡查记录制度
打造“零距离”市场监管
“太像进超市了,菜市场大变样!”这是不少市民走进改造后的富源农贸市场发出的感叹。记者看到,不少农贸市场的入口处都新添置了公平秤;宽敞明亮的市场里,摊位整齐划一,按功能划分为水果、蔬菜、水产等不同区域,品种丰富,摆放有序;地面洁净,排水通畅;商户经营规范,没有占道经营,无乱摆摊和摊外摊现象,虽然人来人往,但通道并不拥堵,一派忙碌却不嘈杂的交易景象……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一阵风的“作秀”,如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经开区工商分局负责人表示,经开区正在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督促市场牵头单位“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职,通过市场管理人员每日巡查记录,积极引导经营户提高自律意识,推动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和业态创新。
(全媒体记者 米琴)
新闻推荐
遂宁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邹霞)7月24日,记者从市残联获悉,遂宁市儿童助听器筛查验配工作正式结束。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筛查评估,本次共为16名听力障碍儿童和在校听力障碍学生验配价值约32万元的助听器...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