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新闻 射洪新闻 蓬溪新闻 大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遂宁市 > 遂宁新闻 > 正文

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你会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吗 吃苦教育先苦才能甜

来源:黄海晨报 2017-08-23 07:40   https://www.yybnet.net/

一摔倒就哭,没人扶不站起来;宿舍没空调不开心,出门打工嫌累……家长抱怨: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怕吃苦?

近日,关于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讨论在网络中刷屏,起因是杭州一名男孩因怕吃苦逃离夏令营。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如何让吃苦教育变甜?

个案

嫌宿舍条件差,他从夏令营“逃跑”

近日,在杭州的一次夏令营活动中,有个初中男孩第一天到营地就发了脾气,嫌弃夏令营提供的有空调的大学宿舍条件没有星级宾馆好、上下楼没有电梯等,当天晚上就拿上行李回了家。

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如何让孩子学会“吃苦”?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吃苦?网友们各抒己见。

有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一点苦都吃不得,“有空调已经非常幸福了,当年我们电扇纳凉的日子都熬过来了”。但也有网友说,不能盲目强迫孩子吃苦,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对此,教育专家表示,夏令营的功能其实主要不是让孩子吃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团队协作,学会适应环境以及跟同龄人交往。

吐槽

对家中小公主、小王子发愁

“我女儿都6岁了,吃饭让人喂,不喂她就不吃。”31岁的陈女士提起自己家里的小公主很是头疼。

前几年自己工作忙,女儿让家里老人帮忙带。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老人把孙女当做心肝宝贝,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干。女儿在老人的悉心照顾下茁壮成长,但同时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病。“现在女儿渐渐长大,但心智和动手能力却没有她的个子长得快,真担心她将来怎么独自生活。”看着娇滴滴的女儿,陈女士一筹莫展。

“摔一下就哭,没人扶还不站起来,气人!”说起5岁的儿子,家长陈先生很是发愁。“男孩就该有男孩的样子,动不动就哭,这像什么话!”

“我女儿今年上大三,这个暑假跟着同学打工,出门发传单,没发两个小时她就不干了,嫌太热,太辛苦。”家长冯女士说,暑假天气确实热,也心疼女儿,但如果女儿连这点儿苦都吃不了的话,她还真是很担心女儿将来独立生活的能力。

析因

家长造温室,让孩子成娇贵娃

家长们的吐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建慧表示并不少见。她分析说,现在的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孩子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个老辈人照顾,一群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孩子在家里完全就是公主、王子的待遇。

为了让孩子在更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家长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穿衣服要帮,吃饭要喂,家长能抱着就绝不让孩子自己走,等等。“当孩子处于襁褓之中时,这些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但小孩子一天天长大,除了身体上的成长,动手能力和生活能力也要跟上年龄的增长才行。但有些家长依旧奉行“温室成长”的教育观点,舍不得让孩子动一点手。吃饭穿衣这样的事都干涉,只会逐渐磨灭孩子的本能,无法培养独自生活的能力。”姜建慧说。

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所创造的温室中,逐渐变成一个缺乏生活能力,对别人极度依赖,受不了挫折和苦难的娇贵孩子。

调查

为让孩子吃苦,家长用了哪些办法?

“为了让孩子吃苦,我曾经找个偏远农村的亲戚,趁着放假就把孩子送去,让他帮忙干农活。”家长王先生说。

“曾经一天只给孩子10元钱,让他自己分配看怎么用这10元钱吃三顿饭,家里其他人不能支援他。”家长刘先生说。

还有家长组团办吃苦夏令营,把孩子送到拓展训练营或偏远的乡下,通过体能上的训练或者艰苦的生活条件,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今年6月份,遂宁一名12岁的男孩因不堪父母对他进行的吃苦教育,选择了逃跑。原来,该男孩被父母送回乡下爷爷奶奶家吃苦,因蚊子太多、脚上咬了多个包,洗澡要用盆冲,没有游乐场,没有WiFi,不能打游戏,这名男孩仅在乡下待了5小时,就瞒着父母徒步回城。他独自走了20公里后,在距遂宁城区仅4公里处被派出所民警“拦截”,随后被其父亲接走。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意识到不能再让孩子做温室中的花朵,于是纷纷选择在假期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参加吃苦夏令营,接受军事化生活管理或体验农村艰苦生活。

对此,姜建慧表示,让孩子脱离家长的保护,进行有组织的体验活动,能够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也能学会分享与合作。“但要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的人,家长需要将吃苦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建议

切忌极端化,让吃苦教育带来甜

教育专家表示,从孩子的成长规律看,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家长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作准备。

但应该如何让孩子吃苦?姜建慧提醒,吃苦教育不是单单让孩子多受点罪、多吃点苦,更切忌采用极端的方式强迫孩子吃苦。“更重要的是放手让孩子成长,让孩子自己去动手体验、去探索。”

她举例说,家长A看到正在学走路的孩子摔倒大哭,赶紧把孩子抱了起来,并连连责怪地面不平;家长B看到孩子摔倒却无动于衷,等孩子自己爬起来后才带孩子去处理伤口。几天后,孩子B学会了走路,孩子A却从此对学习走路产生了恐惧。“许多家长都知道故事中的家长B是正确的,但实际生活中他们却选择了家长A的做法。”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放手,该引导孩子的时候要伸出手,不该伸手的时候绝不干涉。”姜建慧说,经历过风雨洗礼的花朵才能长久地绽放,经历过吃苦教育的孩子才能体会到成长的甜,从而变成一个坚强又独立的个体。

他山之石

这些国家的父母如何进行吃苦教育?

瑞士: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

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德国:家长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日本: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

加拿大: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在加拿大一位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给各家各户送报纸,父母对此感到很自豪。 (据《大河报》)

新闻推荐

遂宁:将城市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本报讯(周素全记者罗孝伟)8月17日,遂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遂宁市城市管理条例(草案)》。会议表决通过了《遂宁市城市管理条例(草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将其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继...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你会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吗 吃苦教育先苦才能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