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成来到遂宁八角亭公墓祭拜“张孃”刘昌松摄
姚伟成与张嬢的儿子史良德见面
姚伟成夫妇感谢遂报集团帮她找到恩人张嬢 刘昌松 摄4月的雨,淅淅沥沥,洒落在大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春雨仿佛也知道40年前,遂宁好人“张孃”像母亲一样照顾素不相识的德阳女孩姚伟成的故事,于是,在40年后的这一天,在“张孃”的儿子史良德的陪同下,姚伟成来到遂宁八角亭公墓祭拜“张孃”时,老天也感动得“落泪”了。
见面
天人两隔情缘未断
“一看到‘九九\’,就想起了他小时候的模样,小平头,长得很灵气,笑容看起来很单纯。”见到史良德那一刻,姚伟成显得非常激动。
“母亲2008年就因病去世,她一生质朴、热心,没想到被姚姐挂念了整整40年。”史良德颇为感慨地说,他那时候还小,姚姐在当时绵阳川剧二团表演,演的“刘三姐”很受欢迎,他很喜欢看。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姚姐的“粉丝”,姚姐就是他的“偶像”。“不知不觉,40年都过去了。”
故人相见,有说不完的话。“这是我妈妈再早一些的照片,大概是1977年的,从二哥那里找到的。”史良德拿出一张“张孃”的黑白照片递给姚伟成。照片中的“张孃”,看上去朴质、严肃,却给人一种坚强、能干的感觉。
“张孃”本名张隆贞。1977年,当姚伟成到当时绵阳川剧二团演出时,“张孃”已经46岁。“张孃”一共生育了10个孩子,全是儿子,“九九”因排行老九,小名叫“九九”。那个年代,生活困难,“张孃”的10个孩子,有5个夭折了,其丈夫也在“九九”6岁时去世。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张孃”四处打临工挣钱,在艰难中将几个儿子拉扯大,后来,“九九”到部队当兵,一家人也搬离了旧址。所以,这么多年来,姚伟成难以找到“张孃”。
回忆
感动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我好后悔,应该早点通过遂宁当地媒体帮忙寻找的,那样也许就可以早点找到“张孃”了。”姚伟成回忆说,“张孃”带给她的温暖,让她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每次表演结束后,“张孃”总是给她留热水,让她洗脸烫脚;她连续三天发烧,“张孃”给她找来中草药,熬好了端到床前跪着喂她;她病好了以后,“张孃”又把她请到家里,舀了一碗肉丸汤给她吃;在“张孃”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还送给她几张布票、粮票……“这些让人感动的画面,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姚伟成哽咽着说。
“‘张孃\’送给我的布票,我拿去做了一件白底红格的衬衣,粮票一直没舍得用,保存至今。”姚伟成表示,她现在才知道,“张孃”当年生活得如此艰辛和不易,她的善良更加让人感动。
感恩
将遂宁的大爱传递下去
“‘张孃\’,40年了,我终于见到您了。如今您我虽然天人永隔,但我永远记得在遂宁有个亲人叫‘张孃\’……”昨(24)日,遂宁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姚伟成夫妇在史良德夫妇陪同下,来到八角亭公墓祭拜“张孃”,并在“张孃”墓前献花,诉说衷情。至此,一段生长在姚伟成心里长达40年的情缘,终于有了一个未完待续的结果。
“感谢遂宁这么多好心人,感谢遂报集团如此尽心尽责。”姚伟成说,她一直想找到“张孃”,亲口对她说声“谢谢”,但因为天各一方,无论是托熟人找,还是利用各种机会找,都未能如愿。今年3月中旬,她把40年前的故事发到自媒体后,遂报集团记者刘佳佳第一时间介入,好心市民彭晓华积极提供线索,最终让她达成了这个心愿。
姚伟成表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张孃”送给她粮票、布票,感动了她40年。在寻找恩人过程中,遂宁老朋友唐杰孝通过各种渠道,帮她联系媒体;热心人彭晓华脚受伤,还在帮她寻找“张孃”;遂报集团记者刘佳佳为了核实细节,和她通话5个小时……如今,遂宁热心的人和温暖的事,又继续感动着她,她将把“张孃”的善良传递下去,把慈善之都遂宁的大爱传递下去。
(全媒体记者郑小艳)
新闻推荐
亲爱的你,还记得那场轰动遂宁全市人民及各大主流媒体的“情定彩玫瑰里·百万婚礼大奖赛”吗?2017年12月8日—2018年1月14日,遂宁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婚礼堂彩玫瑰里以爱情起笔,以梦想作序,斥巨资免...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