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20天,赵仁宽老人就满整整100岁了,他是遂宁市目前唯一健在的老红军。2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郭应强和心血管内科陈玉成两位教授所带领的医生团队,为赵仁宽老人做了微创心脏瓣膜植入手术,这次经心尖途径的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手术,也刷新了全球接受该手术的最高龄纪录。
只有进行手术
赵仁宽老人家住遂宁,曾走过漫漫长征路的他,今年已经是百岁高龄。赵仁宽的儿子赵新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老人一直身体很好,直到去年,老人开始说,有些不舒服,像感冒症状,但一直没有明确病因。
“今年5月,住了20多天院,但是不见好转。”赵新建说,老人胸闷、胸痛,浑身无力,呼吸也感到困难,当地医生诊断说是冠心病,因为长时间不见好转,建议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所以,老人转诊到了川大华西医院。
6月14日,赵老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会诊发现,老人冠心病不严重,主要是心脏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要治疗的话,只有动手术。赵老已经百岁高龄,无法承受开胸手术、心脏停跳、建立体外循环等对身体条件的巨大“考验”。
赵新建说,在和医生沟通病情时,医生解释说,按照老人现在的身体状态,如果用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只能时好时坏,随时可能复发,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很大。而实际上,老人的心脏功能比实际年龄还年轻一些,适合做微创植入瓣膜手术,从全国和华西医院针对高龄高危老人的微创手术来看,成功率很高。
成功植入瓣膜
但这并非意味着,手术没有风险。陈玉成介绍说,赵仁宽老人患的是主动脉瓣膜反流,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瓣膜病变。特殊之处在于,老人已经百岁高龄,又合并有肺部疾病,心肺功能差,即使是微创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是麻醉不耐受的风险。”陈玉成说,但经心尖的瓣膜植入,只需要在胸壁上打开一个直径5厘米的创口,放入智能化释放性装置导管,导管再经心尖准确定位到指定位置,镍钛合金的记忆金属材料制成的瓣膜在达到释放条件后恢复原有形状,替代病变的心脏瓣膜发挥功能,创伤小、出血量少,对身体损伤最小。
25日,赵仁宽老人按期进行了手术。“实际上,35分钟,我们就完成了最关键的手术部分。”陈玉成介绍说,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3个小时,老人就拔除了插管,恢复了意识,第二天就从重症监护室转出。
刷新全球纪录
植入赵仁宽老人心脏中的瓣膜,是中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心脏瓣膜J-Valve,经过10年研发,于2017年11月在国内上市,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个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两种病变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手术(TAVI)产品。
在人体里的心脏,有一个主动脉瓣膜,在一刻不停的血液循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心脏跳动,瓣膜“开门”泵动血液传输,“关门”阻止血液回流。主动脉瓣膜病变,主要指主动脉瓣膜狭窄和反流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心脏血液流动。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AVI微创手术,不用开胸,只需要微创手术将人工介入瓣膜送至体内替换病变瓣膜,出血量小,对病人身体损伤也小,术后恢复快,尤其是不能耐受传统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也能顺利接受手术。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200多例像赵老这样高危、高龄患者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陈玉成介绍说,绝大部分的患者年龄都在七八十岁,但超过90岁的比较少。而团队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百岁高龄的患者做过这类手术。“无形中,我们刷新了一个手术最高龄的纪录。”陈玉成说。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费英娜
新闻推荐
遂宁市公安局开展“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活动 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 乐享遂宁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市禁毒委副主任徐承到场指导民警向市民讲解识毒辨毒知识民警向市民发放禁毒宣传传单市民阅读禁毒...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