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现在我们这个养殖基地每天可以产六七百个鸡蛋,等到天气暖和以后,估计每天至少产1000个鸡蛋。”2月8日,明月镇白鹤咀村支部书记芦世琳指着竹林里满山跑的土鸡说。
话锋一转,芦世琳说,“这些鸡都是借来的!”
芦世琳所说的“借鸡”,是指由广安市一家公司在白鹤咀村定点扶贫工作中,创新开展的“借鸡生蛋”***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让白鹤咀村摘下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还让该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空壳村”注入脱贫项目
“扶贫先扶智,只有变‘输血\’为‘造血\’,才能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才能保证脱贫的长效。”2月9日,该镇副镇长杨彬谈到“借鸡生蛋”项目时说。
据杨彬介绍,一些有一定劳动力的贫困户想通过发展种养业实现脱贫致富,但由于资金、物资或者缺乏技术等问题,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还有个别贫困户好逸恶劳,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要拔掉“穷根”,必须改变以前为贫困户送现金的方式,给帮扶对象户提供创业增收的机会。
去年6月,广安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白鹤咀村沿渠江岸边一带有很大一片竹林,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殖项目,于是协调一家企业为白鹤咀村捐赠60万元用于修建标准化、规范化农村散养土鸡养殖基地等。
同时,还联系一家养殖合作社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9月,白鹤咀村“借鸡生蛋”***示范工程项目——约600平方米的集中养殖圈舍正式建成,先期饲养土鸡3000余只。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该村成立了养殖互助合作社,请来畜牧局的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疾病诊断治疗等。
“在项目建设之初,我们就拟定了示范工程‘三七开\’的利润分成模式,除了饲料、人工等成本之外的利润部分,三成用于支持村里贫困户发展产业,七成用于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芦世琳介绍说,“这个项目让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预计今年可实现毛利润10万元以上,彻底甩掉‘空壳村\’这顶‘帽子\’。”
贫困户稳定脱贫
“芦书记,你们养鸡的效益这么好,我可不可以申请加入合作社?”前几天,白鹤咀村贫困户吴才军对芦世琳请求道。
“怎么不可以?今年我们就是准备在村里推行这个项目!”芦世琳回答。
据芦世琳介绍,村里的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大多是劳动能力弱、体力差、身体有残疾等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这样的困难群众在贫困人口中占了大多数,但又不属于兜底扶贫的范围之内。这部分人是扶贫工作中最难扶持的;而“借鸡生蛋”的合作模式,让他们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就能挣钱。
在项目实施之前,白鹤咀村就选派了程凯、周定会两名处于贫困边缘的村民去学习养殖技术,现在他们俩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相关养殖技术,每个月可以从合作社领取1500元的劳动报酬,实现了稳定脱贫。
据芦世琳介绍,由于手握订单,在养殖中完全按照合作方提供的饲养技术,采用专门调配的专用散养饲料,并承诺全部现金回收蛋、鸡,彻底解决了村民们鸡养不活、没本钱、卖不脱的后顾之忧,其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加入到合作社中来。截至目前,白鹤咀村已经有13户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申请加入合作社。
“今年我们决定使用先期所得的利润,支持村里有能力饲养的贫困户修建标准化分散养殖圈舍,再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让村民们快速脱贫、稳定脱贫,预计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今明两年人均增收可分别达4000元、5000元。”芦世琳说。
新闻推荐
四川法制报发布公告查询网址:(www.scfzbs.com)陈贵书510921196606196596:本院受理原告胡昌秀诉你返还不当得利纠纷一案,已审理终结,现依法向你公告送达(2016)川0923民初439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如下:驳回原告...
蓬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