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新闻 射洪新闻 蓬溪新闻 大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遂宁市 > 射洪新闻 > 正文

射洪瞿河乡:贫困户“抱团”兴产业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5-12-24 00:04   https://www.yybnet.net/

临近年末,射洪县瞿河乡高家沟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圈舍内,一头头壮硕的野猪争相吃食,村民杨万春正把一筐筐红苕倒入圈内,除了是合作社雇的工人,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合作社的“股东”。

杨万春是高家沟村5组村民,因丈夫和自己常年生病,欠下了外债,是瞿河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高家沟村是原龙凤村和高家沟村合并的中心村,815户群众中有83户贫困户,大多是因病、因残或丧失劳动力致贫,是典型的‘插花式\’贫困村。”乡党委书记李照高说,全面扶贫攻坚战打响后,瞿河乡党委政府相关干部走村串户,深入83户贫困户家中问民需、听民声,和困难群众一起寻找脱贫路子。

结合该村实际,在83户困难群众集体申请的基础上,把***到户资金进行打捆使用,依托县内大型养殖企业,成立了高家沟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野猪产业。乡长瞿辉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年15%的保底分红,每户困难户每年可以领到近1000元“红利”。“此外,合作社还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土地入股、劳力入股等多种入股方式,并让贫困户优先享有在合作社打工的权利,变过去的‘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变‘漫灌\’为‘滴灌\’。”瞿辉说,在这种模式的帮助下,全村近一半的贫困户有望今年底脱贫。

“以往就靠种地,因为缺乏劳动力,产出很低,离还医药费还差一大截。”对比此前的生活,杨万春深有感触。自从村里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她成为合作社的工人,负责收种红苕、玉米等杂活,每年能领到15000元左右的工资,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合作社“红利”等,每年收入近2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家里的生活困境。

“野猪肉销路很好,我对合作社很有信心。”高家沟村8组的贫困户蔡西元与年近八旬的残疾母亲相依为命,因双手残疾,缺乏劳力,蔡西元和母亲靠各类政策补助和养鸡等副业勉强度日。村里成立合作社后,蔡西元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他最盼望的就是合作社不断发展,可以分得更多的“红利”。

“我们探索出这种‘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利用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上的优势,为贫困户争取扶持资金,这种\‘红利’既有保障,又可循环,既\‘输血’又\‘造血’,可以更有效地从根本上切断\‘穷根’。”瞿辉表示,在这种“插花式”扶贫新模式的帮扶下,高家沟村83户贫困户中的37户今年有望“摘帽”,其余46户将在2016年全部实现脱贫。

贾明高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新闻推荐

射洪巧搭平台引导妇女居家就业创业

近年来,遂宁市射洪县创新载体,推进妇女居家就业创业项目,从创业指导、项目推介、技能培训、资金扶持等入手,引导广大妇女创业就业。居家就业创业让梦想照进现实在遂宁市射洪县瞿河乡高家沟村清见基地...

射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射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射洪瞿河乡:贫困户“抱团”兴产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