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各个学校的教研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听课,作为教研活动中的常见形式,不能仅仅是去“听”,仅仅是被动参与。如何在听课中有收获,并使收获有助于自己的教学,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
首先,听课前,听课教师要了解上课内容,看一看教材的编排和教学的要求,查一查其他教师是怎么教的;其次,听课教师要了解上课教师情况,看一看相关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研究特长,查一查以前的教学活动是怎么进行的。有准备地听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应该带着问题去听课。如果是同一年级的教师,在听课前,可以想想:一种情况是自己还没有上过的内容,那么就可以重点收集这节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供自己备用;另一种情况是自己已经上过该内容,那么就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课中出现过什么问题,然后重点关注这节课会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不是同一年级的教师,同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因为各个年级同一领域的知识,会有相同的关注焦点,会有相同的研究主题。
在听课中,不能只是“听课”,听教师讲课,听学生发言,还要“观课”。我们不仅要看教师的教态、教师的教法,更要看学生的表情、学生的表现。我们不能只盯着教师,还应该多看看学生。因为教学效果往往是从学生那里反映出来的。
听课时,我们可以带着一群有共同需要的人一起去听同一节课,比如同一学科组的教师。听课教师的位置可以分布在教室的各个地方,最大范围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将听课项目分解成一些细则,分给听课教师,让他们重点进行该方面的情报收集。例如一个组的听课教师重点关注上课教师的提问,组内成员再细分任务,对上课教师提问的频率、次数、内容、方式进行专项统计分析,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分布和参与情况进行专门记录研究。
听课需要“听记”,也需要“听看”,更需要“听想”。对上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听课教师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也就是要看懂上课教师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意思和具有的意义。对教学的环节,听课教师要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和“还可以怎样设计”,更要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样设计”以及“如果是我,在我的班级,我会怎样设计”。对教学的细节,听课教师要思考“如果是我,在我的班级,我会怎样处理”。如果有可能,听课之后,在心里模拟自己怎样上这节课,使听课活动得以深化。多进行这样的角色置换,有助于听课教师听出自己的思想。
如果在课中听到自己不认同或者不赞成的地方,听课教师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课后与上课教师或者其他听课教师进行议论甚至辩论。有一种评课方式叫“议课”或“辩课”,给了听课教师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综上所述,听课不仅仅只是听,还需要去看、去想、去问、去说,甚至去辩。听课中,还需要想自己过去怎样上课,想自己如何上好这节课。其实,教师还可以“听自己的课”——把自己的课录制下来,课后重看一遍,自我诊断,同样会从中受益。
□泰安长城中学 程智勇
新闻推荐
《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即将施行 缴费一制两档 财政补助提高
今年2月份以来,泰安市开始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统一城乡医保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目前,整合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新拟定的《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