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渗入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教育行业也不断地创新,计算机、网络、云端已经被广泛应用。
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云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下面谈一下网络数学作业的应用。
阶段性知识点检测
回顾性检测。学习是一个温故知新、不断巩固的过程。网络系统会在开始作业前,自动安排一定量的学过的知识点的相关试题供学生检测。检测结果记录在网络数据库里,出错部分下一次还要进行纠错性检测。
纠错性检测。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总结,将知识变成能力。每次开始新数学基本知识点检测前,系统自动要求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纠错性检测。这种检测不但要对原题纠错,还要求对相关知识点的类似题进行检测,由此确认这个学生是否真的弄明白了这个知识点。纠错的结果记录在网络数据库里。若继续出错,出错部分下一次还要进行纠错性检测,直到合格为止。
系统提供相关例题。系统已经准备好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例题若干。例题要求:能介绍相关知识点且尽可能简单;解答比较清晰;有较清晰的相关定理、公式、常见规律查询。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学习、分析,找到知识的运用规律,从而掌握知识。
解题速度控制
教师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解题模式。解题安排两种模式:限时型。一到预定耗时,解题功能关闭。宽松型。过了预定耗时,学生还可以做题。如果教师觉得学生的数感很成问题,可以对学生解题进行速度控制。网络系统在速度控制中的作用如下:系统根据学生解题成功后实际发生的时间计算出学生此题的耗时率,并可输出这个学生在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平均耗时率;系统根据学生的限时作业情况,通过一定的模型,以不同知识点的平均耗时率作为计算数据,得出一个综合指数,然后比对预定的数感等级指标,确定学生数感等级,并给出描述性语言评价。
阶段性数学学习效果的检测报告
一段时间后,网络系统根据学生网络作业情况,输出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检测报告。这个报告里明确表明,学生通过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还没有通过,知识点究竟掌握到哪种程度等。如果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能提供给家长,家长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子女学习;若提供给学生,学生能清楚认清自己存在的问题,积极查漏补缺;若提供给数学老师,后段的教学工作应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一种全新的作业方式,它让家长、学生、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变得如此清晰,工作指引变得如此具体,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此有的放矢,使繁重的数学学习变得简单有效。
□泰安长城中学 桑征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12日讯(通讯员 王向阳)近日,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组织对全市中小学生体质达标情况进行第四次抽测。测试采用随机抽签的形式,每个县市区抽测高中、初中、小学各一所,市直学校...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