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泰安新闻 > 正文

倾注民生真情服务 人社事业再谱华章 ——全市“十二五”人社工作回眸

来源:泰安日报 2016-01-27 12:20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 沈红叶

居有所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育有所补,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广、保障能力更高、服务更便捷……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十二五”期间,泰安市人社部门以打造“真情人社”服务品牌为抓手,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夯实社会保障,推进人才强市,改革人事制度,维护劳动关系,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业就业成效显著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时期,政府对就业创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就业政策体系日臻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逐步显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宏观形势下,就业局势稳中向好,人民群众对就业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4.5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累计新增创业9.82万人,带动就业33.36万人,泰安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高校内培育—基地内孵化—园区内做强做大”的大学生创业“三级孵化”模式,被称为“泰安模式”在全省推广。启动泰安创业大学建设,已建成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安技师学院两个校区。小额担保贷款额度进一步提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17亿元。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促就业的作用,开展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工作,累计支出4.3亿元,促进5.2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得到充分帮扶,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累计帮扶4.37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推广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有序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培植了“东平港务”“肥城建安”“新泰起重”等全国全省知名劳务品牌。深入开展职业培训,组织就业技能培训34.71万人次,创业培训10.45万人次,提高了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统一,工伤保险实现了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为主体的5个险种9个类别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市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28.92万人、104.4万人、61.31万人、88.83万人、77.83万人,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32.7%、38.5%、25.4%、26.5%、31.5%。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91.78万人、422.79万人。全市收缴社会保险费572.11亿元,发放社会保险待遇459.97亿元,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比“十一五”末增长159.7%。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五连涨”,平均养老金水平比“十一五”末增长775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85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年度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6万元,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门诊慢性病病种由20种增加到30种。工伤保险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提高到人均2386元。生育保险实现职工目录内医疗费用“零负担”。失业保险金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不断加强,形成了自我约束、自动预警、自行纠错的内部控制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养老保险基金委托运营工作,第一期对上归集基金21.6亿元,拓宽了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渠道。

人才队伍素质提升

发挥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分类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形成了发现一批、培养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四个一批”的梯次递进培养格局,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海外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更加合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十二五”时期,新增专业技术人员9.2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3万人。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总数达56人,新增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总数达23人,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总数达13家。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专业技术人才50.87万人次。发挥首席技师示范带动作用,评选表彰泰安市首席技师100名,31人被授予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职业技能大赛成为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的重要平台,选拔高技能人才8321人。在全省率先出台技师工作站管理办法,批准设立技师工作站31家。加强“金蓝领”项目培训,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5707人。完善技师、高级技师评价机制,培养技师、高级技师5764人。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2所技校升格为技师学院,2所学校升格为高级技校。按照“抓重点、抓成果、抓推广”的要求,大力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十二五”时期,组织实施引智项目61个,其中国批重点项目5个,高端项目4个,智惠山东项目3个,引进外国专家(海外人才)1698人次。6名外国专家获省政府齐鲁友谊奖,17名获泰山友谊奖。建立国家引智成果示范单位1处,省级引智成果示范基地4处,市级引智示范基地42处。严肃工作纪律,周密组织各类考试鉴定工作,五年累计组织人事考试99场次、参考44.88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950批次,22.03万人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人事管理效能提高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对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军转安置等工作的政策规定、工作流程全面、全程公开,加强纪检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人事管理公信力不断提升,效能明显提高。五年共考录公务员1644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123人,接收安置军转干部446人。深入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共表彰泰安市模范公务员68人、优秀公务员351人、奉献基层奖204人,1人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3人被评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1个单位被评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扎实开展“双示范”创建活动,3个集体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示范单位”或“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按照“先行试点、逐步完善、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探索开展了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强化公务员“四类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6期次,培训1.6万人次,1.2万人参加公务员职业道德“六个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控制行政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激励作用。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着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健全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完善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改进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收入分配日趋完善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推进待遇适当向基层倾斜,使各类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50元和1300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91%和117%。扎实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按照“调结构、建机制、重基层”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比“十一五”末提高60.6%。建立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拓宽基层公务员晋升渠道。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奖励性绩效工资占到绩效工资总量的30%左右,激励机制逐步形成。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从规范劳动合同入手,综合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信访维稳等多方面职能,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81%,规模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3%。将工商联纳入三方会议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新型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工作机制。完善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健全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运行机制,加强调解仲裁机构队伍建设,截至“十二五”末配备专职仲裁员46人,兼职仲裁员74人,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派出庭13个。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监察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建立农民工工资政府督查机制、工资保证金制度、劳动保障监察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开通农民工讨薪热线,畅通了农民工维权渠道。“十二五”时期,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按期结案率均达100%。

人社事业长足发展

基层平台建设不断加强,2万平米的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启动建设,4个县市区建成县级综合服务中心,88个乡镇(街道)完成人社所规范化建设。建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云数据中心”,各业务经办系统运行效能明显提升。大力扩展社保卡应用,实现全市“一卡通”。加强部门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真情人社”“阳光人社”“和谐人社”“幸福人社”服务品牌,树立了人社部门的良好形象。市人社局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全省人民满意示范单位、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集体、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连续荣获全市科学发展先进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争创五型机关示范单位、十大文明示范行业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石莱镇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主动作为解“心事”

本报1月26日讯(通讯员 巩玉龙 李光瑞)近年来,石莱镇群众利益服务中心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坚持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工作思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办理及时、督办有力、反馈迅速,...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倾注民生真情服务 人社事业再谱华章 ——全市“十二五”人社工作回眸)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