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泰安新闻 > 正文

泰山祭祀习俗能否延续?

来源:泰安日报 2016-05-11 11:44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董忆

日前,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泰山祭祀习俗被列入民俗目录。泰山祭祀习俗历史渊源如何?目前发展及传承中还存在哪些疑虑?日前,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泰山以它峻拔高大的形态和令人仰止的品质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视野,定格在心灵深处,被誉为神山、圣山。“泰山祭祀习俗”是从人对大自然的敬畏、祈求、景仰、朝拜、融合开始,以柴望、封禅、朝山进香为形式,泰山祭祀融政治与信仰一体,它给予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现象,是泰安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岁月和战乱及社会转型,泰山信仰习俗的存续状况出现了一些变异或濒危的苗头,泰山信仰习俗亟待保护和传承。

泰山祭祀源远流长

远古的泰山祭祀,是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和祈求,是在天地之间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及生活方式,利用自然条件谋求发展。

从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社会统治集团利用“神道设教”来统治社会,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夏商周以来,泰山逐渐被视为权利的象征,祭祀泰山之权也为“天子”所独有。这种政权象征的祭祀,在战国时期形成封禅之说以后,泰山则不仅是神权的象征,而且也成为皇权的象征,也就是说泰山封禅昭示的是君权神授的正统性、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有正史确切记载、有实物证据的泰山封禅,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此后,共有12位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

明清及至近代,泰山封禅祭祀由祭天地演变为祭泰山神——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泰山祭祀习俗逐步从宫廷走向民间,逐渐从帝王一人独享走向世俗化、普遍化、多元化。明清之际,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封禅大典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明太祖朱元璋主张不再“封禅”,而举行祭祀,“神道设教”的政治行为转化为世俗的人神关系,帝王的泰山祭祀世俗化,世俗的祭祀宗教化,从国家的政治大典转而为朝山敬香。清代仅乾隆皇帝就11次朝拜泰山。

这种信仰诉求从北方传播到南方,从汉族地区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大陆到台湾,从国内到国外,成为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之一。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泰山祭祀在其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与地方文化和宗教文化相结合,使其各具特色。泰山祭祀在唐代就已跨洋过海传到国外,至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和海外华裔居住的地方都有泰山神、碧霞元君和泰山石敢当信俗,可见影响深远。

时代变迁使得民俗内涵发生变化

“文革期间视信仰习俗为封建迷信,有些信仰习俗场所被关闭,有些神像被推倒,有些信仰习俗传承人被强制停止活动,至今仍有人把信仰习俗混同于封建迷信,在保护传承方面心有余悸。”“另外,个别陋俗陋习有死灰复燃的苗头。诸如‘相面\’‘算命\’‘烧高香\’等禁而难止。个别信仰者的心态不够健康,祈求的不是‘国泰民安\’,而是个人的利益;把‘落叶归根\’‘重如泰山\’的信仰异化为违规偷葬于泰山。还有就是对传承人的规范管理有待提高,泰山信仰习俗的传承人区域分布上较广,素质上参差不齐,仅靠民间联谊会的形式,有鞭长莫及之忧,有的传承人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全面系统掌握泰山信仰文化的基本内涵,从而导致泰山封禅与祭祀文化的变异。”市艺术馆馆长张鲁说。

在泰山祭祀习俗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非物质形态与物质形态相互结合,民间传说、表演、庙会及戏曲等表现形式,与泰山上下的秦刻石、汉柏、唐摩崖、双束碑、碧霞祠、岱庙、泰山三宝等文物古建、祭器共存,相互印证,积淀成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

泰山祭祀是在所有名山大川中历史久远的国家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泰山祭祀作为一种国家的礼仪,由帝王亲自执事。特别是封禅之祭,是“旷世”之大典,为任何一个帝王所向往。

市艺术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泰山祭祀习俗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影响深远。泰山祭祀习俗的传承谱系有别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以民众传承和帝王传承、宗教人士传承为主,民众传承主要是以大汶口文化居民为代表的史前居民。另外一个就是帝王传承,传说先秦72代君王都来封禅泰山。

习俗历史文献、实物亟待保护

为了能让泰山祭祀习俗传承下去,市艺术馆成立了泰山祭祀习俗学会,对泰山祭祀习俗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设立了泰山祭祀习俗传承保护专项基金;今年还将对泰山祭祀的历史文献和文物遗存以及民间祭祀团体再一次进行深入普查、整理、建档。出版的《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将泰山祭祀习俗列入书中;大型实景山水演出《中华封禅大典》自2010年公演,成为泰安旅游的品牌项目;泰山东岳庙会已形成定制,年年举办,规模与品位不断提升,影响力日益扩大;创作了仿宋封禅表演,常年在岱庙演出,深受中外游客欢迎;创作并上演了大型戏剧作品《碧霞元君》《泰山石敢当》,已成为泰安市山东梆子剧院的保留剧目和旅游演艺的重要项目。出版一部泰山祭祀习俗论文集;每年定期举办一届泰山祭祀习俗学术研讨会,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利用民间传说、祭祀表演、东岳庙会、泰山祭祀戏剧等形式,打造出一批有影响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品,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们主要针对泰山祭祀的历史文献典籍、泰山祭祀习俗的珍贵实物(包括碑刻、器物等)进行保护,专门成立泰山祭祀习俗保护领导小组,督导和指导泰山祭祀习俗的保护工作。同时做大做强泰山东岳庙会,收集传说故事、创作戏剧作品等,加强民间祭祀香社的引导、保护、传承。”张鲁说。

新闻推荐

王云鹏到泰山护理职业学院调研时强调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卫生人才

本报5月12日讯(记者 朱新宇)1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云鹏,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桂萍到泰山护理职业学院调研学院发展情况。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前身是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创建于1956...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百果含荣第一树2016-05-14 11:43
评论:(泰山祭祀习俗能否延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