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5日讯(记者 田鑫)为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公安局从校车管理、宣传教育、路面查处、社会动员等方面入手,全力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积极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凝聚合力,齐抓共管。依托市交安委平台,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积极推动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工作考核,强化督导检查,加大责任追究,推动部门主体责任落地。充分发挥交通管理主力军作用,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秩序整治及校车安全管理等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保实体运转、常态长效。首批45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认管15个城区路口取得一定效果后,新增56个路口由168家文明单位认领,各单位所属志愿者在路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维持交通秩序。
盯住校车,控住路面。联合教育、安监部门,重点抓好无办学资质学校、民办学校以及私人提供车辆接送学生等情况的摸底排查,先后排查中小学、幼儿园794所,并对377辆专用校车和1847辆非专用接送学生车辆逐个立档,并与学校、校车所有人、驾驶人、学生家长等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切实摸清了底数、规范了管理。从源头入手,积极推动乡镇政府购买正规校车,创新农村地区校车安全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农村校车安全管理水平。严厉打击非法接送学生的各类“黑校车”,依法查处涉及校车的各类违法行为2300余起,。
清理隐患,优化环境。按照“四定一包”的要求,扎实开展校车站点及行驶路线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校车运行路线、停靠站点的巡逻管控。深化“校园固定勤务”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一派六进”,努力为中小学生安全出行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改造升级,协助部分学校优化校园内部交通微循环。
活化载体,强化宣教。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强化宣传,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学生出行安全。建立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加大校车典型案例在电视、报纸和网络的曝光力度,加大对校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校车安全。主动与市教育局及各中、小学校联合,以开展“守护平安、幸福童年”“一城荧光、关爱童行”“小手拉大手、安全文明行”等大型交通公益活动为载体,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泰安市在全省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中获奖总数占全省的1/5。强化交通安全进校园、进课堂,推动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理念入脑入心。
新闻推荐
□通讯员 龚贤华 梁波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泰安军分区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防系统以贯彻落实鲁发〔2015〕20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为统领,以有效提升人防综合防护...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