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15日讯(通讯员 徐宣强)“走,到文化大院看节目去。”这几天,为准备春节期间的文艺演出,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的大鼓秧歌队和舞蹈队天天在村文化大院排练节目,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观看。除了看节目,村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到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充电学习,到棋牌、健身室娱乐一把。现在,文化大院成了群众学习、娱乐的好去处。
像万家庄村一样,这个街道的前灌、大白峪等5个村、社区都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琵琶湾、下水泉等7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万家庄等5个村建起了文化长廊,其余的村都建起了各种形式的农民健身场地,用于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文化基础建设覆盖到了街道各个村、社区。
在建设好文化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街道各个村、社区还挖掘分散在各地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充分发挥这些能人的带动作用,成立了百人腰鼓队、女子舞龙队、器乐队、戏曲队、大鼓秧歌和书画队等文化队伍,整合这些队伍,成立了艺术团。建立了“人才信息库”,定期对文化骨干进行培训,提高了队伍的素质和影响力。目前,大白峪社区的百人腰鼓队、前灌社区的曲艺协会、万家庄村的大鼓秧歌队、灵芝社区的器乐和舞蹈队都成为远近闻名的文艺队伍。
丰富的文化活动是凝聚群众、倡树文明的重要手段。按照“天天有排练、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的要求,各个村、社区都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街道通过举办文艺大汇演、文体比赛等活动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演出水平。丰富的文化活动凝聚了群众力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群众吃上了香喷喷的“文化饭”。
新闻推荐
10日,泰安市中医医院积极响应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卫计委和市献血办的号召,组织参与开展了“弘扬无偿献血,共建文明城...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