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1日讯(通讯员 李斌)去年以来,泰山区水利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统筹抓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治理、水行业管理等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保障。
水资源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开展水资源纳税人排查,开展取水许可事中事后自查,认真撰写自查报告,积极配合市局检查组来该区进行现场检查,对全区管理的18家重点取用水单位进行实地察看,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开展水资源宣传工作,走进徐家楼街道宅子小学和泰山实验中学开展“节水、爱水、护水,从我做起”公益宣传进校园活动,在小区公园内设置宣传站,向社区居民普及节水常识、推广生活节水小窍门。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编制上报《泰山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申报材料》,并由省水科院完成初审,目前正在进行资料整改完善,准备迎接省水利厅技术评估。
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市水利局法律法规培训、集中学习、业务交流。2019年共处理区民生服务办公室转便民服务问题150件,全部处理并答复,答复满意率百分之百。参加全市城区水资源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的执法联席会议和城区水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共封停违法自备井50眼。建立起山东省行政权力动态系统、泰山区政务服务系统等水利事项工作系统平台,明确各事项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方式、建立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凤凰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顺利通过市水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2019年,全区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35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42万余元。开展水土保持违法项目查处,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对86个违规项目逐个核查,对未批先建的29个项目下达编报通知,限期整改违法行为,补报水保方案13件。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应用,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好县市区“天地一体化”有关信息的录入和上报工作。
防汛抗旱工作扎实推进。认真组织开展汛前检查,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抓好落实;逐级签订防汛责任书,完善了防汛责任体系;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防汛队伍建设,全员参与防汛业务培训,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制度。细致排查集中整治,对全区水库、塘坝、河流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针对水利部排查发现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同时逐级组织开展责任人上岗培训,切实让每个责任人熟练掌握水利工程有关情况和工作流程,确保“三个责任人”从“有名”真正转向“有实”,确保水库一旦出险,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转移避险、第一时间抢险救灾。针对部分水库溢洪道拦鱼、拦垃圾网等问题,立即安排人员进行了清理,保障了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新闻推荐
泰安市强化监测预警 完善应急预案 确保自然灾害防治形势持续稳定
本报12月3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韩凯)2019年12月26日下午,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