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强报道4月30日,宁阳县文庙街道泥家村上演《背儿媳》,演员全是草根演员。□本报记者张强
本报通讯员桑蕊李辉
4月份的最后一天,夜幕降临,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正在宁阳县文庙街道泥家村上演,没有大牌明星,有的只是草根演员。
“这演的可都是真事儿!”第一个节目小话剧《背儿媳》结束后,旁边认真观看的村民李成香向记者介绍,剧里的人物故事都是文庙街道东关社区的,演的是年过七旬的好儿媳刘秀芳一直照料瘫痪婆婆、张庄村四个儿媳20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患脑血栓婆婆的两个精彩故事。“这节目就像‘镜子\’一样,让人多了一份思考,去反思自己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去孝敬老人,怎样去传承孝道。”李成香告诉记者。
演身边事,育身边人,宁阳县文庙街道将身边的道德典型事迹从讲堂里搬到了群众舞台上。从2014年开始,文庙街道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升居民道德素质的过程中,通过“演”的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以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据了解,“文化聚心”巡演工程自2014年开始以来,已经举办了32场,走遍了街道16个村居。
为了让节目更加贴近群众,更接地气,街道专门成立了自己的节目创作班子。他们充分借助文艺专家、文艺骨干的创作才能,自编自演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草根节目”。在街道巡演的节目单中,有将近一半的节目属于就地取材的原创作品,文艺表现形式不仅有歌曲、小品,还有诗朗诵、快板等等。
“不花一分钱就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些精彩的节目,而且还都这么有教育意义,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以后应该多办!”张庄村村民韩玉河笑着说。今年新一轮的巡演已经开始了,他对这一轮巡演充满了期待。
不仅如此,道德故事和乡村文明正以新方式走进文庙街道的千家万户。“我们以中华传统美德和让生活走向文明为题材制作了宣传画和挂历,群众在家没事儿的时候也能翻翻看看,通过多种形式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分,让传统美德入脑入心,潜移默化,日用而不觉。”文庙街道文化站站长纪政说。
据了解,宣传画和挂历都是在巡演的时候免费发放给群众的,一年多下来,宣传画发放近2万张,挂历1万多份。“‘演\’堂火了,老百姓乐了,群众的道德素质提升了,我们街道为群众办活动的劲儿也更足了。”宁阳县文庙街道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记者郑莉报道本报泰安讯日前,《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全省共有418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泰安有23处文物保护单位上榜。在77处抗战遗址、纪念设施类中,1938年位...
宁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