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强报道
本报宁阳讯9月18日上午,宁阳县伏山镇前石梁村的村民健身广场改造升级工程正加快推进。
“在月初的村民议事会上,不少群众反映广场地面变得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可能摔跟头,影响了大家开展文体活动。我们顺应民意,抓住机会,及时启动了广场改造升级工程。”该村支部书记商清国告诉记者,广场改造升级的主要内容是对地面进行整平并统一更换大理石板,完善广场排水、进出通道等基础设施,预计秋收之前就能竣工。
据了解,商清国提到的“机会”就是今年落户该村的“乡村连片治理”项目。除此之外,项目还涉及刘庄、张庄、后石梁等七个村,属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1546.48万元,主要内容包括围绕村居环境提升开展的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及公共活动场所建设。
“这项惠民项目如何真正做到惠及民生,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呢?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把项目建在群众心坎上\’的调子,大到村中空闲地整治、广场建设,小到群众家门口的绿化、排水沟建设,都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让他们充分享有发言权。”
据宁阳县伏山镇党委书记张玮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村均建立了“一事一议”议事会制度,成立了由村内老党员、退休干部、发展大户、群众代表等组成的项目监督协调小组,采取召开议事会、举办听证会、入户走访、现场监督等方式,行使征询群众意见、协调群众关系、监督工程质量等职责,既加快了建设进度,又保证了施工质量。
同时,该镇还深入挖掘当地大汶河、禹王庙、堽城坝等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项目村庄规划中,突出汶水文化特色,与禹王景区相结合,着力打造乡土文化浓郁、村庄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项目。
为确保群众的“好点子”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该镇健全了工作保障机制,抽调镇建、财政、社区等部门精干人员成立工作小组,采取“一对一”、“真对真”等方式,每人包保一个村、每人蹲靠一项工程;各村党员干部也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行网格式蹲点包保,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
目前,整个项目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绿化正在有序展开,新建修缮道路排水沟渠11000米,新建整修文体活动广场8000平方米,整修村内残垣断壁近2000米,整治废弃坑塘4处,有效提升了村居环境档次。
新闻推荐
◆在宁阳县鹤山乡,说起孙牧业,尽人皆知。在族人眼里,他是个行仁孝、重树祖辈家风的“大管家”,将100多人的大家族凝聚在一起;在供货商和工人眼里,他是个不图名利的开发商,建了32栋楼没往...
宁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阳县这个家。